《虞美人(茂叔、季功置酒稽古堂,以瓶贮四花,因赋)》
时间: 2025-04-27 07:27:4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虞美人(茂叔、季功置酒稽古堂,以瓶贮四花,因赋)》
作者: 郭应祥 〔宋代〕
梅桃末利东篱菊,
著个瓶儿簇。
寻常四物不同时,
恰似西施二赵太真妃。
从来李郭多投分,
伯仲俱清俊。
苍颜独我已成翁,
尚许掀髯一笑对西风。
白话文翻译
梅花、桃花、东篱的菊花,
都放在一个瓶子里簇拥。
四种花卉各自盛开并不相同,
就像西施和赵氏二位女子,太真妃一样。
自古以来李白和郭子仪多有相投,
彼此都是清俊的才子。
而我苍老的面容已经成了翁,
尚且希望能掀起胡须对西风一笑。
注释
字词注释
- 梅桃:指梅花和桃花,代表春天的花卉。
- 东篱菊:东边的篱笆上盛开的菊花,象征秋天。
- 著个瓶儿簇:放在一个瓶子里簇拥在一起。
- 西施、二赵、太真妃:都是历史上著名的美女,西施是春秋时期的美女,二赵指的是赵飞燕、赵合德,太真妃是汉成帝的妃子。
典故解析
- 西施:春秋时期的美女,因其美貌而被称为“沉鱼落雁”。
- 二赵:历史上著名的美人,以轻盈的舞姿著称。
- 太真妃:汉成帝的宠妃,因其美丽和聪慧受到赞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郭应祥,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涉及古典文化,表现出对美的追求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一个聚会上,因盛开的花卉而产生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对自身年华逝去的思考。
诗歌鉴赏
本诗以“梅桃末利东篱菊”为引,展示了四种花卉的美丽与多样,象征着人生的各个阶段与不同的美。诗中通过对比展示了花卉的独特之处,进一步引申到人间的美丽,特别是在描绘历史上的美女时,增强了诗的层次感。诗人在欣赏花卉之美的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年华已逝的感慨,尤其是“苍颜独我已成翁”一句,表明了诗人对衰老的无奈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最后一句“尚许掀髯一笑对西风”,则传达了一种洒脱与豁达的态度,尽管已是白发苍苍,依然能够微笑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梅桃末利东篱菊:描绘了春秋花卉的繁盛,象征着生命的绚烂。
- 著个瓶儿簇:将四种花聚集在一起,展现了它们的各自特点。
- 寻常四物不同时:指出每种花的生长特点各异。
- 恰似西施二赵太真妃:用美人的典故比喻花的美丽。
- 从来李郭多投分:提到历史上的才子,强调才华的相遇。
- 伯仲俱清俊:李白与郭子仪都是才俊。
- 苍颜独我已成翁:对比他们的青春与自己的衰老。
- 尚许掀髯一笑对西风:表达了尽管已老仍然希望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卉与美女相提并论,强调美的共性。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 象征:花卉象征着青春与美好,老人则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花卉的描绘引出对美女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年华逝去的感慨,体现了对美的追求与对生命短暂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桃:象征青春与美好。
- 东篱菊:象征成熟与宁静。
- 西风: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变迁。
文化内涵
诗中花卉与美女的结合,反映了人们对美的向往与对生命短暂的深刻感悟,展示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对人生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四种花卉是哪几种? A. 梅、桃、菊、兰
B. 梅、桃、菊、兰
C. 梅、桃、菊、玫瑰
D. 梅、桃、菊、百合 -
诗中提到的西施、二赵、太真妃都是哪些朝代的人物? A. 唐代
B. 汉代
C. 春秋
D. 宋代 -
诗中“苍颜独我已成翁”的意思是? A. 我已经很年轻
B. 我已经变老
C. 我还是很帅
D. 我不再写诗
答案
- A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对比杜甫的《春望》,同样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心境,郭应祥的诗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流露与对过往的追忆,显示出宋代诗人对人情世故的细腻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