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吟 其二》

时间: 2025-01-25 23:40:24

出门好山色,况值风日暄。

依依杨柳庄,郁郁桑柘村。

行游蹊路曲,如在故林园。

白烟横远屿,红花粲晴原。

人生岂无情?

欲语已忘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出门好山色,况值风日暄。
依依杨柳庄,郁郁桑柘村。
行游蹊路曲,如在故林园。
白烟横远屿,红花粲晴原。
人生岂无情?欲语已忘言。

白话文翻译:

出门时山色好,正值春风暖阳。
依依的杨柳旁边,是郁郁葱葱的桑树村庄。
走在曲折的小路上,仿佛置身于故乡的林园。
远处白烟缭绕,红花在阳光下绚丽绽放。
人生难道没有情感吗?想要倾诉却已忘记了言语。

注释:

  • 出门:走出家门。
  • 好山色:山的景色美好。
  • 况值:恰好碰上。
  • 依依:形容柳树的姿态柔软。
  • 郁郁:形容生长茂盛。
  • 蹊路曲:小路曲折。
  • 故林园:指熟悉的林园。
  • 白烟:指远处升起的烟雾。
  • 红花:指盛开的花朵。

典故解析:

此诗虽未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结合了田园风光与人生哲理,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冕(1287年-1359年),元代诗人、画家,字仲明,号白石,浙江人。王冕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山水画而闻名。他的诗歌多描写田园风光,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王冕在乡村隐居,寄情于山水之间,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诗歌鉴赏:

王冕的《杂吟 其二》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与人生哲理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一幅春日山水的美丽图景。开篇“出门好山色,况值风日暄”,便将读者带入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山景如画,阳光明媚,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接着,诗人描绘了杨柳和桑树的景象,表现出乡村的生机与活力,使人心生向往。

随着诗句的推进,王冕将自己的游历与自然景色相结合,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感悟。“行游蹊路曲,如在故林园”,诗人走在曲折的小路上,仿佛回到了熟悉的林园,这是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也反映了人们对自然和过往时光的眷恋。

最后两句“人生岂无情?欲语已忘言”,则升华了整首诗的主题。诗人感慨人生的情感丰富,却在美好的自然面前显得无言,令人深思。这种情感的复杂与自然的美好形成对比,使读者不仅能欣赏到外在的风光,更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出门好山色”:描绘出门时山色美丽的情景。
    • “况值风日暄”:正好遇上温暖的春风与明媚的阳光。
    • “依依杨柳庄”:形容杨柳依依,增添了春日的柔情。
    • “郁郁桑柘村”:桑树与柘树生长茂盛,展现出乡村的生机。
    • “行游蹊路曲”:漫步在曲折的小路上,感受到自然的亲切。
    • “如在故林园”:如同回到熟悉的故乡林园,表达对家园的思念。
    • “白烟横远屿”:远处的白烟缭绕,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 “红花粲晴原”:红花在阳光下绚烂绽放,象征生命的美好。
    • “人生岂无情?”:感叹人生的情感丰富。
    • “欲语已忘言”:想要诉说却已无言以对,内心的感慨难以言表。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在故林园”将自然景色与故乡情感相联系。
    • 拟人:“依依杨柳庄”赋予柳树以人的情感,表现春天的生机。
    • 对仗:“白烟横远屿,红花粲晴原”,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故乡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人在美好自然前的沉默与思考,传递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思。

意象分析:

  • 山色:象征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 杨柳:象征柔情与生机,春天的代表。
  • 桑柘:象征乡村的繁荣与宁静。
  • 白烟:象征生活的气息与远方的思念。
  • 红花:象征生命的绚烂与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主要是哪个季节的?

    • A) 夏季
    • B) 秋季
    • C) 春季
    • D) 冬季
  2. 诗人在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高兴
    • B) 失落
    • C) 感慨
    • D) 激动
  3. “依依杨柳”中“依依”的意思是?

    • A) 依恋
    • B) 柔软
    • C) 依赖
    • D) 依旧

答案

  1. C) 春季
  2. C) 感慨
  3. B) 柔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冕的《杂吟 其二》与李白的《庐山谣》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王冕更注重细腻的景物描写,而李白则强调壮丽的山水气势。前者的风格柔和、细腻,后者则豪放、奔放。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王冕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元代山水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