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德泽涵濡得二难,百年祠馆见遗安。
苍苍一片坟台石,留在行人下马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德行传承的思考,认为获得德泽是非常困难的,而百年祠馆见证了历史的安宁。苍茫的坟茔和石碑,留给行人驻足观望,思索其中的意义。
注释:
- 德泽:指品德和恩泽,这里强调德行的积累和影响。
- 涵濡:滋润、浸润,形容德泽的影响深入人心。
- 二难:指获得德泽的艰难和维持它的困难。
- 祠馆:指供奉先贤的场所,象征着历史和传统。
- 苍苍:形容景物的苍茫和久远。
- 坟台石:指坟墓上的石碑,象征着逝去的生命和历史的遗迹。
典故解析:
- 祠馆:在古代,祠堂是祭祀祖先或历史人物的地方,具有重要的文化和宗教意义。
- 百年:象征时间的久远,强调历史的积淀和传承。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赵抃,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著称。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结合为特色。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重视历史和文化的时代,诗人借助祠馆的意象,反映对传统德行和历史遗迹的思索。
诗歌鉴赏:
《又题祠馆》是一首意蕴深远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祠馆和坟台的景象,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和德行的敬仰。开头两句“德泽涵濡得二难”点出了德行的获取与维持之艰难,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和文化传承的尊重。接下来的“百年祠馆见遗安”则通过祠馆这一象征,反映了历史的安宁和积淀,令人感受到一种厚重的文化底蕴。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苍苍的坟台和石碑不仅是对逝去生命的缅怀,也是对历史的反思。行人在此驻足,仿佛与历史进行了一次无声的对话。这种情感的交融,使得诗歌具有了一种穿越时空的力量,激发读者对于自身文化和历史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德泽涵濡得二难”:强调品德和恩泽的获得和维持都非常困难。
- “百年祠馆见遗安”:通过祠馆来反映历史的安宁与文化的延续。
- “苍苍一片坟台石”:描绘苍茫的坟茔,象征着历史的永恒。
- “留在行人下马看”:行人驻足,表现对历史的尊重和思考。
-
修辞手法:
- 对比:德泽的获得与祠馆的历史形成对比,强调了艰难与传承的关系。
- 意象:通过坟台、石碑等意象,传达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延续。
-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德行的传承与历史的反思展开,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对生命的思考。
意象分析:
- 德泽:象征着道德与恩赐,代表人们对美德的追求。
- 祠馆:象征着历史文化的积淀和传承。
- 坟台石:体现历史的痕迹和对逝去生命的铭记。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德泽”指的是什么?
- A. 财富
- B. 品德和恩泽
- C. 名誉
- 诗人通过何种意象来表达历史的安宁?
- A. 山川
- B. 祠馆
- C. 江河
- 诗中提到的“苍苍”主要描绘了什么?
- A. 风景
- B. 生命
- C. 形象的苍茫
- 诗中提到的“德泽”指的是什么?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静夜思》李白
-
诗词对比:
- 《登高》:同样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但更着重于自然景观的描绘。
- 《静夜思》:通过对月光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情感更为个人化。
参考资料:
- 《宋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分析》
- 《赵抃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