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鲁如晦七夕》

时间: 2025-01-11 11:43:27

乞巧谁家绮席开,夜阑箫鼓趁虚催。

启明不为牵牛计,又放朝阳送曙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乞巧谁家绮席开,夜阑箫鼓趁虚催。
启明不为牵牛计,又放朝阳送曙来。

白话文翻译:

乞巧的节日,不知哪家正在设宴欢庆,夜深时分,箫声和鼓声催促着节日的气氛。启明星并不为牛郎织女的相会而牵挂,又让朝阳送来黎明的光辉。

注释:

字词注释:

  • 乞巧:指的是七夕节的习俗,乞求巧手,即向织女求得巧手。
  • 绮席:精美的席子,象征着宴会的盛大和热闹。
  • 夜阑:夜深时分,表示时间的推移。
  • 箫鼓:指乐器,象征着节日的庆祝氛围。
  • 启明:指启明星,又称晨星,象征着黎明即将来临。
  • 牵牛:指牛郎,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牛郎织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爱情故事,讲述了天河两岸的牛郎与织女因天帝的规定而只能在每年七夕相会一次的凄美爱情。这个故事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爱情的忠贞与相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之道,字若水,号平斋,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节令和民俗,作品多以生活琐事为题材,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这首《和鲁如晦七夕》是在七夕节期间创作的,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爱情和节日氛围的向往,同时也表现了对传统节日的尊重和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七夕节为背景,描绘了节日的热闹场景与牛郎织女的爱情。开篇“乞巧谁家绮席开”一句,便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温馨和欢快的节日氛围中,展现了人们在这个特殊日子里对美好爱情的渴望和祝福。接下来的“夜阑箫鼓趁虚催”,则增添了节日的热闹感,箫声和鼓声交织在夜空中,仿佛在催促着人们享受这个团聚的时刻。

然而,诗的最后两句却给人一种淡淡的惆怅感。启明星并不为牛郎织女的相会而牵挂,反而在晨曦的照耀下,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短暂的相聚。这种对比不仅突显了爱情的珍贵,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时间的无情。因此,整首诗在欢庆与惆怅之间游走,呈现出一种深刻的情感层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乞巧谁家绮席开:描绘了七夕节的场景,问谁家正在庆祝。
  • 夜阑箫鼓趁虚催:描写夜幕降临,乐声响起,营造了节日的氛围。
  • 启明不为牵牛计:启明星并不为牛郎织女的相会而烦恼,表现出一种淡然。
  • 又放朝阳送曙来: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朝阳的出现预示着新一天的开始。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绮席开”和“箫鼓催”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启明星被赋予了情感,表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七夕节的欢乐与牛郎织女的隔离,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最终在欢庆与惆怅之间形成深刻的情感共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乞巧:象征着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
  • 绮席:代表着节日的欢乐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箫鼓:象征着节日的热闹与欢愉。
  • 启明:代表着时间、希望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乞巧”指的是什么节日?

    • A. 中秋节
    • B. 七夕节
    • C. 端午节
  2. “夜阑箫鼓趁虚催”中“箫鼓”代表什么?

    • A. 书法
    • B. 乐器
    • C. 诗词
  3. 启明星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爱情
    • B. 时间
    • C. 财富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
  •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诗词对比: 王之道的《和鲁如晦七夕》与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都是描写七夕节的作品。王之道的诗更偏向于对节日气氛的描绘和情感的反思,而秦观的作品则更强调爱情的美好与期盼。两者在情感表达和艺术风格上各具独特之处,展现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体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王之道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