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秀才斋中海柳咏》

时间: 2025-01-26 00:26:23

玉缕青葳蕤,结为芳树姿。

忽惊明月钩,钩出珊瑚枝。

灼灼不死花,蒙蒙长生丝。

饮柏泛仙味,咏兰拟古词。

霜风清飕飕,与君长相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宇文秀才斋中海柳咏
作者:孟郊

玉缕青葳蕤,结为芳树姿。
忽惊明月钩,钩出珊瑚枝。
灼灼不死花,蒙蒙长生丝。
饮柏泛仙味,咏兰拟古词。
霜风清飕飕,与君长相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海柳的美丽,柳枝如玉缕般青翠,宛如芳香的树木。忽然间,明亮的月亮似乎被钩住,从中钓出珊瑚般的柳枝。那灼灼盛开的花儿,犹如不死的花朵,细细的丝线缠绕着它。饮柏树的清香,品尝着仙人的味道,吟咏着兰花,仿佛在追寻古人的词作。清冷的霜风轻轻吹来,令人思念远方的君子。

注释:

字词注释:

  • 玉缕:形容柳条细长如玉缕。
  • 青葳蕤:青翠的柳枝。
  • 芳树:指香气四溢的树木。
  • 明月钩:形容月亮的形状,像钩一样。
  • 珊瑚枝:比喻柳枝如珊瑚般美丽。
  • 不死花:指长盛不衰的花朵。
  • 蒙蒙:形容细小、柔软的样子。
  • 饮柏:饮用柏树的清香。
  • 泛仙味:形容饮食的清香如仙人之味。
  • 咏兰:吟咏兰花。
  • 清飕飕:形容清风徐来。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兰”常常象征着高洁和清雅,古诗词中常用以表达对君子的思念与敬仰。
  • “饮柏泛仙味”呼应了道教文化中对自然的崇尚,以及对长生不老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郊(751-814),字东野,汾州人,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俊逸的风格和深邃的思想而著称。他的诗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孟郊在宇文秀才斋中时,反映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思念,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古典诗词的眷恋。

诗歌鉴赏:

这首《宇文秀才斋中海柳咏》以海柳为主题,勾勒出一幅清幽雅致的自然画卷。孟郊运用细腻的描写,将柳枝的青翠与月光的明亮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恬静的氛围。诗中的“玉缕青葳蕤”表现了柳枝的柔美与生机,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而“忽惊明月钩,钩出珊瑚枝”则在意象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有自然的静谧,也有月光的灵动。接下来的“灼灼不死花”,不仅传达了柳花的美丽,也象征着生命力的顽强,使人感受到一种生生不息的力量。

诗中“饮柏泛仙味”带有一种超脱的境界,表现出一种道家的思想,追求与自然的和谐。这种清新的氛围让人不禁想起古人的文采与情怀,孟郊通过“咏兰拟古词”表达了对古典文化的向往与继承。同时,末尾“霜风清飕飕,与君长相思”则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巧妙结合,体现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给人以情感上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联“玉缕青葳蕤,结为芳树姿。”:描绘柳树的青翠与美丽,营造出优雅的意境。
  • 第二联“忽惊明月钩,钩出珊瑚枝。”:用月亮的形象与柳枝的美丽形成对仗,增添了诗的动感。
  • 第三联“灼灼不死花,蒙蒙长生丝。”:强调柳花的繁盛与长久,象征生命的顽强。
  • 第四联“饮柏泛仙味,咏兰拟古词。”:表达对自然的享受与对古文化的追求。
  • 第五联“霜风清飕飕,与君长相思。”: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对友人的思念,情感真挚细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明月钩”、“珊瑚枝”将自然景象生动形象化。
  • 对仗:如“灼灼不死花”与“蒙蒙长生丝”,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海柳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思念,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同时也传达了对古典文化的尊重与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海柳:象征生命的坚韧与美丽。
  • 明月:象征清澈与情感的寄托。
  • 珊瑚:象征珍贵与美丽。
  • :象征清香与长生。
  • :象征高洁与君子的品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玉缕青葳蕤”描绘的是哪种植物?

    • A) 桃树
    • B) 海柳
    • C) 梅花
  2. “饮柏泛仙味”中“柏”指的是?

    • A) 一种酒
    • B) 柏树的香气
    • C) 仙人的饮品
  3. 诗中表达思念的是哪个自然现象?

    • A) 霜风
    • B) 明月
    • C) 海柳

答案:

  1. B) 海柳
  2. B) 柏树的香气
  3. A) 霜风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 《夜泊牛渚怀古》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孟郊的《宇文秀才斋中海柳咏》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事的感慨,但孟郊的作品更注重细腻的描写和内心的情感流露,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和壮丽的意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孟郊诗选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