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卜清罗幽居奉献陆大夫》
时间: 2025-01-11 05:19:1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新卜清罗幽居奉献陆大夫
作者:孟郊
黔娄住何处,仁邑无馁寒。
岂悟旧羁旅,变为新闲安。
二倾有馀食,三农行可观。
笼禽得高巢,辙鲋还层澜。
翳翳桑柘墟,纷纷田里欢。
兵戈忽消散,耦耕非艰难。
嘉木偶良酌,芳阴庇清弹。
力农唯一事,趣世徒万端。
静觉本相厚,动为末所残。
此外有馀暇,锄荒出幽兰。
白话文翻译
诗人居住在偏远的地方,这里充满了仁爱与温暖。谁能想到曾经的漂泊生活,现在却变得安闲舒适呢?即使有丰足的食物,农田的收成也令人欣喜。鸟儿在高处筑巢,鱼也回到了波澜的水面上。桑树和柘树遮盖着村庄,田地里欢声笑语不断。战争突然消散,农耕变得不再艰难。美好的树木和美酒相伴,芳香的树荫下让人心情愉悦。辛勤耕作是唯一的重要事情,而世间的繁杂则显得无足轻重。静静地感受到生活的厚重,行动却常常被琐事所累。此外还有充裕的时间,可以在荒地中锄出幽兰。
注释
- 黔娄:指偏僻的地方,寓意贫困。
- 仁邑:慈爱之地,温暖的地方。
- 羁旅:指旅途,流落他乡的生活。
- 耦耕:指夫妻共同耕作。
- 静觉:指静心感受,内心的觉悟。
- 幽兰:指兰花,象征高雅与清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号天池,唐代诗人,以豪放、清新、沉郁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常表达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人性温暖的追求。
创作背景
《新卜清罗幽居奉献陆大夫》写于孟郊晚年,他选择隐居生活,远离喧嚣,追寻内心的安宁,以此表达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物质欲望的超越。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后的生活状态,体现了对田园生活的赞美以及对世俗繁华的淡泊。诗中通过自然景物和农耕生活的描写,表现出一种安闲自得的生活理想。诗人开头以“黔娄住何处”引出自己身处的环境,接着通过一系列对比,展现出隐居生活的优越性,强调了与世无争的宁静和满足。诗中“兵戈忽消散,耦耕非艰难”一句特别清晰地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显示出诗人对社会动荡的反思。整首诗用词清新,情感真挚,结合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的精神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黔娄住何处:指隐居的地方,暗示偏远与寂静。
- 仁邑无馁寒:强调此地的温暖和丰足。
- 岂悟旧羁旅,变为新闲安:感慨旧时的苦旅如今变成了安逸的生活。
- 二倾有馀食:二倾,指丰盈的农田和粮食。
- 三农行可观:农田的景象美好,生机勃勃。
- 笼禽得高巢:鸟儿在高处安居,象征安宁的生活。
- 辙鲋还层澜:鱼类回归自然,暗喻生机与和谐。
- 翳翳桑柘墟:自然环境优美,树木成荫。
- 纷纷田里欢:农田生活的欢愉与繁荣。
- 兵戈忽消散:战争的消失,社会的安定。
- 耦耕非艰难:夫妻共同耕作,生活轻松。
- 嘉木偶良酌:美酒与美好事物相伴,生活愉快。
- 芳阴庇清弹:清凉的树荫下,享受生活的乐趣。
- 力农唯一事:强调务农是最重要的事情。
- 趣世徒万端:世间的纷杂与万象显得无意义。
- 静觉本相厚:内心的觉悟与宁静。
- 动为末所残:行动常被琐事所困扰。
- 此外有馀暇:还有充裕的时间。
- 锄荒出幽兰:可以在荒地中耕作,种出高雅的兰花。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通过描绘自然和田园生活,传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物质繁华的淡泊,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纷扰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巢:象征安全与安定。
- 幽兰:象征高洁与优雅。
- 桑柘:代表乡土的温暖与丰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仁邑”指的是什么?
A. 贫困的地方
B. 温暖的地方
C. 战乱的地方 -
“兵戈忽消散”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战争的期待
B. 对和平的渴望
C. 对生活的无奈 -
诗人选择隐居的原因是什么?
A. 逃避现实
B. 向往田园生活
C. 寻找财富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描绘理想的田园生活。
- 王维《山居秋暝》:表现隐逸生活的恬淡与自然美。
诗词对比
- 孟郊 vs 陶渊明:两位诗人都描绘了理想的田园生活,但孟郊更注重内心的宁静,而陶渊明则强调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孟郊生平及诗歌研究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