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八尺遇雨三首 其二》

时间: 2025-01-27 04:33:04

去年今日凤山头,儿女团栾争劝酬。

不及松江烟雨里,独搔华发一扁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过八尺遇雨三首 其二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去年今日凤山头,
儿女团栾争劝酬。
不及松江烟雨里,
独搔华发一扁舟。

白话文翻译:

去年今日我在凤山顶,
儿女们团聚在一起争相劝酒。
可惜现在在松江的烟雨中,
我只身坐在小舟上,抓着白发感慨万千。

注释:

  • 凤山头:指一个具体的山头,可能是诗人曾经游玩的地方。
  • 团栾:团聚,指家人朋友的欢聚场景。
  • 劝酬:劝酒,指在聚会时互相敬酒。
  • 松江:地名,松江位于今上海地区,以水乡著称。
  • 华发:白发,象征年老或感慨。
  • 扁舟:小船,指诗人独自乘坐的小舟。

典故解析:

此诗中提到的“凤山”和“松江”均为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反映了诗人在不同场景下的心境变化。古代文人常通过山水抒发情感,凤山的欢聚与松江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亲友团聚的怀念与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公元1127-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杰出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语言清新,情感真挚,常以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常常在游历中感慨人生,反映了他对亲友、岁月流逝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往昔的怀念。开头两句描绘了去年今日的欢乐场景,儿女们欢聚一堂,劝酒相酬,生动展现了家庭团聚的温暖气氛。而后两句则转入如今的情境,诗人独自一人在松江的雨中,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抓着华发,体现了对老去的无奈与感慨。

诗中“松江烟雨”不仅描绘了环境的凄清,也隐喻了诗人心境的孤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对往日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孤独的无奈。整个诗歌在情感上真实而细腻,语言简练却富有深意,展现了杨万里作为诗人的深厚情感与艺术造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去年今日凤山头:回忆去年的今天,地点在凤山,营造出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
  2. 儿女团栾争劝酬:描绘家庭团聚的盛况,表现出温馨和欢乐的氛围。
  3. 不及松江烟雨里:转折句,表现出与往日团聚的对比,强调现在的孤独。
  4. 独搔华发一扁舟:诗人独自一人,抓着白发,表露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去年欢聚和今年孤独的对比,突显情感的变化。
  • 隐喻:松江的烟雨象征着诗人的心情,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 拟人:将“华发”拟人化,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无奈。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家庭团聚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孤独现状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凤山:象征着家庭的团聚与温暖。
  • 松江烟雨:象征孤独与忧伤。
  • 华发:象征岁月的无情与个人的感慨。
  • 扁舟:象征孤独与漂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凤山”主要象征什么? A. 孤独
    B. 团聚
    C. 遥远
    D. 忧伤

  2. 诗人为什么感慨“独搔华发”? A. 因为白发代表年老
    B. 因为他在思念亲人
    C. 因为他不喜欢自己的样子
    D. 因为他在乘船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物,但《过八尺遇雨三首 其二》更强调个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而《山居秋暝》则更倾向于对自然的赞美与宁静的享受。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杨万里诗文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