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脕望》

时间: 2025-02-04 17:05:40

病身似怪暮来风,老眼还惊霁後虹。

落日偏明松表里,好山分占水西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病身似怪暮来风,
老眼还惊霁后虹。
落日偏明松表里,好山分占水西东。

白话文翻译:

我病得像是怪风袭来,
年老的眼睛依然惊讶于雨后彩虹。
落日照亮了松树间的景色,美丽的山水分布在东西两侧。

注释:

  • 病身:身体虚弱,病痛缠身。
  • 怪暮来风:指傍晚时分的风,形容风的异常或突如其来。
  • 老眼:指年老的眼睛,通常视力不如从前。
  • 霁后虹:雨过天晴后的彩虹,象征美好和希望。
  • 落日:夕阳,指日落时的景象。
  • 松表里:松树的表面与内部,形容松树的茂密。
  • 好山分占水西东:美丽的山水景色,东西两边各占一方。

典故解析:

“霁后虹”是古代诗词中常用的意象,象征着雨后初晴时的美丽景象,常用于表达希望与美好。彩虹在古代文化中也代表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自然。他的作品注重生活细节,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脕望》创作于杨万里晚年,反映了他在病痛中对自然景色的感受,展现了对生命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歌鉴赏:

《脕望》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病痛中对自然美的热爱和感悟。首句“病身似怪暮来风”以病体的无奈引入,表现了诗人对生命脆弱的感慨;然而,随着景色的描绘,诗人似乎又从病痛中找到了生的力量。第二句的“老眼还惊霁后虹”展现了诗人尽管年老,但依然对美的敏感与惊喜,彩虹的出现更是增添了生动的画面感,让人感受到一种生命的希望。接下来的“落日偏明松表里”,则以夕阳的余晖照亮了松树间的景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安详的氛围。最后一句“好山分占水西东”则描绘了山水的分布,象征着自然的和谐美,诗人在这幅画面中仿佛看到了生命的另一种延续。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病身似怪暮来风:以病躯比作怪异的风,表现出身体的不适和对生活变化的感叹。
  2. 老眼还惊霁后虹:老人的眼睛虽失去年轻的灵动,但仍对自然之美保持惊讶,体现了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3. 落日偏明松表里:夕阳照耀在松树上,描绘出一种温暖的自然景象。
  4. 好山分占水西东:山水的美景在东西两侧分布,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

修辞手法:

  • 比喻:“病身似怪暮来风”,将病体比作风,形象而生动。
  • 拟人:无明显拟人手法,但通过“老眼还惊霁后虹”的描绘,赋予了自然景象以人的情感。
  • 对仗:“好山分占水西东”,句式整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美的赞美,表现出诗人即使在病痛中依然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反映了诗人乐观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病身:象征生命的脆弱。
  • 暮来风:代表环境的变化和生命的无常。
  • 霁后虹:象征希望和美好。
  • 落日:象征时光的流逝。
  • :象征坚韧和长寿。
  • 山水:象征自然的美丽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病身似怪暮来风”中,“怪”字的意思是?

    • A. 奇怪
    • B. 怪异
    • C. 可怕
    • D. 奇特
  2. “老眼还惊霁后虹”中,“惊”的意思是?

    • A. 惊讶
    • B. 恐惧
    • C. 震惊
    • D. 吃惊
  3.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什么?

    • A. 对战争的感慨
    • B. 自然的美
    • C. 生活的艰辛
    • D. 对亲人的思念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杨万里《脕望》王维《山居秋暝》: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前者更多地体现了生命的感慨,而后者则强调了宁静与和谐的氛围。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杨万里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