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香》
时间: 2025-01-11 15:04:4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桂枝香
施翠岩 〔宋代〕
西风满目。渐院落悄清,愁近银烛。多少虫书堕翠,又随波縠。姮娥半露扶疏影,向虚檐似知幽独。浦鸿声断,枝乌漏永,芳梦难续。记旧日离亭细嘱。早归趁香边,频泛醽醁。谁遣而今,对景黛娥双蹙。玉鞭但共秋光远,漫空怜如许金粟。露零襟冷,萧萧更兼,数竿修竹。
白话文翻译:
秋风瑟瑟,满眼凋零的景象。院落逐渐清静,愁绪如银烛般闪烁。多少虫鸣声犹如落在青翠的草地上,又随波荡漾。月亮的影子半露在树梢,似乎向空檐低语,知道我独自幽静。水边鸿雁的叫声渐渐消失,树枝上乌鸦的叫声显得悠长,芳香的梦境难以继续。记得当年在离亭时的细语叮嘱,早归时趁着香气,频频品尝美酒。如今对着这美景,黛眉双皱,谁让我们如此。玉鞭只伴秋光远去,漫空怜惜这样如金的粟米。露珠滴落,衣襟冰冷,萧萧秋风中,更显得几竿修竹的清冷。
注释:
- 桂枝香:指桂树的枝条,象征着桂花的香气。
- 银烛:比喻明亮的烛光,代表着思念与愁苦。
- 虫书:指虫鸣声,给人以寂静的感觉。
- 姮娥:月宫中的嫦娥,象征孤独与美丽。
- 浦鸿声断:鸿雁的叫声逐渐消失,象征着离别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施翠岩,宋代诗人,擅长描绘自然与情感,作品多以细腻的笔触刻画内心情感,与大自然的关系。
创作背景:
《桂枝香》创作于秋冬之际,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对旧时光的怀念与对离别的感伤。
诗歌鉴赏:
《桂枝香》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萧瑟和内心的孤独感。开头以“西风满目”引入,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随后的“渐院落悄清”更是加深了这种孤独的情感。诗中反复提到的“愁”字,贯穿始终,体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思念。通过虫鸣、月影、鸿声等意象,诗人展现了对过去的追忆和对现实的失落感,构建出一幅秋天的萧条画面。
在诗歌的后半部分,诗人回忆起旧日的情景,与友人离别时的叮嘱,渗透出浓浓的思乡情怀。诗中“早归趁香边,频泛醽醁”一句,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与珍惜,而“黛娥双蹙”则突显了眼前景象带来的忧伤。整首诗通过意象的交织,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共鸣,令人感受到深深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西风满目:秋风吹拂,满眼都是秋天的景象,表达了秋季的萧瑟。
- 渐院落悄清:院子逐渐安静,愁绪在心中渐渐浮现。
- 多少虫书堕翠:虫鸣声如同落在翠绿草地上的书信,寓意孤独与寂寞。
- 姮娥半露扶疏影:月亮的影子透出,显得孤独而美丽。
- 浦鸿声断,枝乌漏永:鸿雁声渐渐消失,乌鸦的叫声显得悠长,暗示离别与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虫鸣比作书信,表现出思念的情感。
- 拟人:月亮似乎知道诗人的孤独,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如“早归趁香边,频泛醽醁”,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与内心的情感,表现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孤独的感慨,主题深刻,情感真挚。
意象分析:
- 西风:象征着秋天的来临,带来萧瑟与凄凉。
- 银烛:代表着思念与愁苦的情感。
- 姮娥:象征着孤独与美丽,传达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忆。
- 鸿雁:象征着离别与思念,增添了情感的层次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桂枝香》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施翠岩
C) 杜甫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姮娥”象征的是: A) 秋天
B) 孤独与美丽
C) 离别
D) 友情 -
诗中“早归趁香边,频泛醽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思乡
B) 忧伤
C) 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D) 离别
答案:
- B) 施翠岩
- B) 孤独与美丽
- C) 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桂枝香》与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在情感上有相似之处,均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孤独的感慨。李清照的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女性的细腻情感,而施翠岩则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的孤独。两者在用词和情感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