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握固披衣候。水火频交媾。万道霞光海底生,一撞三关透。仙乐频频奏。常饮醍醐酒。妙药都来顷刻间,九转金丹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士在修行过程中,心中坚定地等待着灵性的降临。他见到水和火频繁交融,象征着天地间的阴阳交会,万道霞光在海底绽放,仿佛一声撞击就能穿透三道关卡。天上的仙乐不断奏响,修士常常饮用醍醐美酒,妙药瞬间就能送到,九转金丹也将很快成就。
注释:
- 握固:指紧握或紧抓,形容一种坚定的态度。
- 披衣:指披上衣服,常用来表示准备或待命。
- 交媾:比喻阴阳交合,象征天地自然的交融。
- 万道霞光:形容光芒万丈,灿烂辉煌。
- 三关:可能指修行中的三道难关,象征修行的过程。
- 仙乐:指神仙乐曲,寓意美好的音乐。
- 醍醐酒:醍醐为一种美酒,象征着修行的甘美和滋润。
- 九转金丹:道家炼丹术中的一种,象征着长生不老和修行的圆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孙不二,元代诗人,以其道教诗歌和隐士生活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反映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修行的追求,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元代,正值道教文化盛行时期,反映了诗人对道教修行和长生理念的追求,表达了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诗歌鉴赏:
《卜算子 辞世 鸣鹤馀音卷之五》是一首充满哲思的道教诗歌,展现了作者对修行的理解和向往。诗中通过水火交融的意象,象征着阴阳和谐,代表着宇宙的本源力量。诗人将修行与自然相结合,表达了对天地间神秘力量的感悟。
“万道霞光海底生”一句,展现了修行者在超凡脱俗状态下所领悟到的深邃智慧。诗中的“仙乐”和“醍醐酒”则进一步渲染了修行者超然的生活状态,似乎在向世人传达一种理想的修行境界。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营造出一种恬静而神秘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道教文化中追求长生、超脱世俗的精神。通过对自然的把握与灵性的追求,诗人展现了一个理想化的修道者形象,令人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握固披衣候:表达了诗人心中坚定的信念,准备迎接变化。
- 水火频交媾:象征着宇宙的交融与和谐,表达人与自然的关系。
- 万道霞光海底生:描绘了一种超然的境界,光芒从深海中闪现,预示着灵性的觉醒。
- 一撞三关透:通过一击而破的意象,强调修行的突破与成功。
- 仙乐频频奏:形象地表现了天上仙乐的频繁,为修道者的灵性增添了色彩。
- 常饮醍醐酒:渴望不竭的甘醇与滋养,象征修行者的内心世界。
- 妙药都来顷刻间,九转金丹就:传达了对修行成果的期待,突出其努力与成就。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仗、比喻和排比等,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和意境。例如,“水火频交媾”与“万道霞光”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修行与自然的和谐展开,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灵性升华的向往,传达出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火:象征阴阳、天地之道。
- 霞光:象征美好与希望。
- 仙乐:代表灵性与神秘。
- 醍醐酒:象征修行过程中的甘美与滋养。
- 九转金丹:象征修行的最终成就与长生不老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孙不二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元代
- D. 明代
-
诗中“水火频交媾”象征什么?
- A. 物质的结合
- B. 阴阳的和谐
- C. 社会的冲突
- D. 情感的纠葛
-
“九转金丹”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修行的成果
- C. 爱情
- D. 友谊
答案:
- C. 元代
- B. 阴阳的和谐
- B. 修行的成果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孙不二的诗更为注重道教修行的理想与自然的和谐,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个体的孤独与对自由的追求。两者在主题上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人生态度。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研究》
- 《道教文化与中国古典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