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疏影傍明窗,郁郁浓香漾。
赚得词人不尽情,抛卷长相向。
枝瘦久经霜,叶尽寒葩放。
清水瓶中艳几时?愿得知音赏。
白话文翻译:
诗的开头描绘了腊梅的影子映在明亮的窗边,浓郁的香气四处弥漫。这种香气令词人心中难以自已,情不自禁地抛开书卷,长久地凝视着它。腊梅的枝条瘦弱,却经受了严寒的考验,叶子已经凋落,只留下寒冬中的花朵绽放。那盛开的花儿在清水瓶中能美丽到何时呢?我渴望能找到知音来欣赏它的美丽。
注释:
- 疏影:指腊梅的影子,形容梅花稀疏的枝影。
- 郁郁:形容香气浓厚,弥漫的状态。
- 赚得:引诱,吸引。
- 抛卷:放下书卷,表示词人被腊梅的美吸引,无法专心。
- 久经霜:经历了寒霜,形容腊梅的坚韧。
- 寒葩:指冬天盛开的花,特指腊梅。
- 清水瓶:指盛放腊梅的水瓶。
- 艳几时:盛开的花能维持多长时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淑萍,现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作品往往蕴含深情与哲理,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创作背景:
这首《卜算子·腊梅》创作于严冬时节,诗人通过腊梅的形象来表达对美的追求和对生命坚韧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知音的渴望。
诗歌鉴赏:
《卜算子·腊梅》以腊梅为中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诗的开头“疏影傍明窗”,通过窗前的光影勾勒出腊梅的形象,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接着,浓郁的香气“郁郁浓香漾”不仅描绘了腊梅的芬芳,也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词人被腊梅的美所吸引,心中难以自已,抛开书卷,沉醉于这一景象中。
“枝瘦久经霜,叶尽寒葩放”,展现了腊梅在寒冬中傲然绽放的坚强品质。诗人通过对腊梅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顽强的赞美和对美的向往。最后一句“愿得知音赏”,则流露出诗人对赏识自己的人和对美的渴望,增添了一份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体现了诗人细腻而深刻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疏影傍明窗:腊梅的影子在明亮的窗边,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郁郁浓香漾:香气浓郁地弥漫,表现出腊梅的魅力。
- 赚得词人不尽情:吸引诗人,使他无法自已,情感被激发。
- 抛卷长相向:词人放下书卷,沉浸于腊梅的美。
- 枝瘦久经霜:腊梅的枝干瘦弱但坚韧,经历了严寒。
- 叶尽寒葩放:叶子凋落,唯有寒冬中的腊梅花朵绽放。
- 清水瓶中艳几时?:花在瓶中能保持美丽多久?
- 愿得知音赏:渴望能找到懂得自己的人来欣赏这份美。
修辞手法:
- 比喻:腊梅的影子比喻为诗人内心的情感投射。
- 拟人:腊梅的香气仿佛在与人交流,赋予花朵生命。
- 对仗:如“枝瘦久经霜,叶尽寒葩放”呈现出工整的节奏感,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腊梅为主线,表现了自然之美与人内心情感的交融,探讨了美的短暂与对知音的渴望,传达了诗人对生命坚韧和情感真挚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腊梅:象征坚韧与美丽,代表冬天中不屈的生命。
- 明窗:象征光明与希望,营造出温暖的氛围。
- 清水瓶:象征纯净与美的容器,承载着诗人对美的渴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疏影傍明窗”描绘了什么场景?
- A. 明亮的夜空
- B. 腊梅的影子
- C. 诗人的书房
- D. 寒冬的雪景
-
诗人为什么抛卷长相向?
- A. 受到腊梅的吸引
- B. 感到疲惫
- C. 忘记时间
- D. 被其他事物打扰
-
“愿得知音赏”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愿望?
- A. 渴望得到财富
- B. 希望有人欣赏他的才华
- C. 渴望与人分享快乐
- D. 想要逃离现实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王安石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梅花》同样以梅花为主题,表现了梅花在寒冬中傲然绽放的精神,但更强调了梅花的孤傲与坚韧。而蔡淑萍的《卜算子·腊梅》则更多地描绘了腊梅的美丽和诗人内心情感的共鸣,展现了对知音的渴望。两首诗各具特色,体现出不同的审美情趣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
- 现代诗歌研究文献与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