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隐者》

时间: 2025-01-10 22:00:24

开门迎客着山袍,井畔猕猴一树桃。

儿向草间寻落果,妻从墙角过香醪。

旧栽松子今能大,新起茅堂不甚高。

历遍贵游无此味,韭和春雨笋和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开门迎客着山袍,
井畔猕猴一树桃。
儿向草间寻落果,
妻从墙角过香醪。
旧栽松子今能大,新起茅堂不甚高。
历遍贵游无此味,韭和春雨笋和糟。

白话文翻译:

打开门迎接客人,穿着山中的袍子;
井边的猕猴树上结满桃子。
孩子在草地上寻找掉落的果实,
妻子从墙角走过,手中提着香醪。
以前栽下的松树如今已经长大,
新搭的茅草屋虽然不高。
游历过许多豪华的地方,却没有这种乐趣,
韭菜和春雨一起煮的笋,配上糟,也别有一番风味。

注释:

  • 猕猴:一种猴子,喜欢栖息在山林中,常与自然环境相联系。
  • :象征着长寿与幸福,在中国文化中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
  • 香醪:一种美酒,常用于招待客人。
  • 松子:松树的种子,象征着长久与坚韧。
  • 茅堂:用茅草搭建的房屋,简单朴素的居住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叶绍翁(约1070—1130),字子美,号山翁,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山水诗和咏物诗。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细腻,常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叶绍翁隐居于山林之际,表达了他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对世俗繁华的反思。正值宋代社会动荡,诗人选择隐居,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自足。

诗歌鉴赏:

《访隐者》通过描绘隐者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赞美。诗的开头“开门迎客着山袍”便给人一种亲切自然的感觉,隐者的生活朴素却充满乐趣。接下来的描绘,孩子寻果、妻子提酒,构成了一幅温馨的家庭画面,透露出一股宁静和谐的气息。

诗中提到的“旧栽松子今能大、新起茅堂不甚高”则表达了隐者生活的自给自足,尽管茅堂不高,却承载着诗人内心的满足与快乐,反映了对世俗奢华的无所依恋。结尾“历遍贵游无此味,韭和春雨笋和糟”进一步强调了隐逸生活的独特风味,虽然游历诸多名胜,但最终发现最珍贵的还是那份简单而纯粹的快乐。

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物质世界的超然与淡泊,是对简单生活的礼赞,体现了古人追求精神世界的理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开门迎客着山袍:隐者开门迎接客人,身穿山中的袍子,表现出一种自然的亲切感。
  2. 井畔猕猴一树桃:井边的猕猴寓意灵动,桃树则象征着生机与富饶,增添了田园的气息。
  3. 儿向草间寻落果:孩子在草地上寻觅,展现了一种纯真的童趣与自然的和谐。
  4. 妻从墙角过香醪:妻子端着香醪,象征着家庭的温暖与生活的简单快乐。
  5. 旧栽松子今能大:松子经过时间的沉淀,象征着生活的积累与成长。
  6. 新起茅堂不甚高:新搭建的茅草屋虽不高,却是隐者理想的栖息地,反映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7. 历遍贵游无此味:尽管游历名胜,仍觉得不如这种简单的生活滋味。
  8. 韭和春雨笋和糟:将自然的食材与生活的简单相结合,表现出对平淡生活的珍视。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的句子多采用对仗手法,使得语言更为和谐。
  • 比喻:通过“桃”、“松子”等意象,象征着隐者生活的乐趣与充实。
  • 拟人:通过对孩子、妻子的描绘,使得生活场景更具生动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简单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世俗繁华的反思,体现了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袍:象征自然与朴素,体现隐者的身份。
  • 猕猴:寓意灵动与自然的和谐。
  • :象征幸福与长寿,传递生活的美好。
  • 香醪:象征生活的情趣与待客之道。
  • 松子、茅堂:象征着隐者的生活态度,体现自给自足的平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旧栽松子今能大”中的“松子”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成长
    C. 快乐
    D. 自然

  2. 诗中提到的“韭和春雨笋和糟”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奢华生活的向往
    B. 对简单生活的珍视
    C. 对游历的怀念
    D. 对友谊的重视

  3. 诗人选择隐居的原因是什么? A. 追求名利
    B. 享受自然的宁静
    C. 对世俗不满
    D. 寻找灵感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陶渊明《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隐逸生活,但更强调与自然的深度融合和哲理思考。
  • 陶渊明《饮酒》: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强调自我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文阅读与鉴赏》
  • 《中国古代隐逸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