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赠吴》

时间: 2025-01-27 03:10:26

春山唯一室,独坐草萋萋。

身寂心成道,花闲鸟自啼。

细泉松径里,返景竹林西。

晚与门人别,依依出虎溪。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山唯一室,独坐草萋萋。
身寂心成道,花闲鸟自啼。
细泉松径里,返景竹林西。
晚与门人别,依依出虎溪。

白话文翻译:

在春天的山中,只有一间屋子,我独自坐在草丛中。
身心宁静,内心已得道理;花儿悠闲,鸟儿自顾自地啼鸣。
在细小的泉水和松树的小径上,夕阳的余晖映照在竹林的西边。
傍晚时分,我和门人依依惜别,缓缓走出虎溪。

注释:

  • 春山:春天的山。
  • 唯一室:指只有一间房子,表现出环境的清幽。
  • 草萋萋:草木茂盛,生机盎然。
  • 身寂心成道:身体宁静,内心达到了道理的境界。
  • 花闲鸟自啼:花儿静静地开放,鸟儿自由自在地鸣叫。
  • 细泉松径里:在细小的泉水旁和松树的小径上。
  • 返景:夕阳的余晖。
  • 门人:弟子或门徒。
  • 虎溪:地名,可能为作者所处的地方。

典故解析:

“身寂心成道”中的“道”指的是道家所追求的精神境界,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这种思想在唐代诗歌中十分常见,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皇甫曾(约708年-约785年),字子文,唐代诗人,生于今陕西省。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表现隐逸生活的理想,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诗作成于唐代,正值诗人追求隐居生活,远离喧嚣,向往清静、自然的心境。此时,社会动荡,诗人希望通过隐居的生活找到内心的宁静和道理。

诗歌鉴赏:

《题赠吴》是一首描绘春日山景与隐逸生活的诗。诗中通过清新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开头两句“春山唯一室,独坐草萋萋”描绘了一个静谧的环境,令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草色萋萋,生机勃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在。接下来的“身寂心成道”则深刻揭示了诗人追求道理的精神状态,强调了身体的宁静与心灵的觉悟之间的关系。

而“花闲鸟自啼”进一步营造了一个和谐的自然氛围,说明诗人对周遭环境的感受是轻松自在的,仿佛花鸟也在享受这份宁静。细腻的描写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幅清新的画卷之中。

最后两句“晚与门人别,依依出虎溪”则表现了诗人与门人惜别的情感,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整体而言,诗歌通过优美的自然景致与深邃的内心体验,展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热爱与对道理的追求,体现了唐代诗歌中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春山唯一室:描绘了一个春天的山中,诗人居住着一间房子,体现了隐逸生活的特点。
  2. 独坐草萋萋:诗人独自坐在草丛中,进一步强调了孤独与宁静。
  3. 身寂心成道:身体的宁静使得内心能够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4. 花闲鸟自啼:花儿自由开放,鸟儿随意啼鸣,表示出一种自然的和谐。
  5. 细泉松径里:诗人置身于细小泉水和松树的小径之间,进一步渲染出自然的美好。
  6. 返景竹林西:夕阳的余晖照在西边的竹林上,营造出一种静谧的黄昏景象。
  7. 晚与门人别:傍晚时分,诗人和门人告别,表现出不舍之情。
  8. 依依出虎溪:依依不舍地走出虎溪,说明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身寂心成道”与“花闲鸟自啼”,形成了和谐的对称。
  • 意象:自然景象如“春山”、“草萋萋”、“细泉”等构成了诗歌的主要意象,传达了宁静和谐的主题。
  • 拟人:如“花闲鸟自啼”,赋予自然事物以人的行为,增强了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道家哲学中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然和谐的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山:象征着生机与新生。
  • 草萋萋:代表自然的繁茂与生动。
  • 细泉:象征着生命的细腻与流动。
  • 竹林:象征着清雅与高洁。
  • 虎溪:地名,寓意与自然亲密相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身寂心成道”指的是什么? A. 身体的疲惫
    B. 内心的宁静与道理的觉悟
    C. 对朋友的思念

  2. 诗中提到的“虎溪”是指什么? A. 一种花
    B. 地名
    C. 一种动物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B. 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与自然的热爱
    C. 对历史的感慨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隐逸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作品更强调秋天的意境,而皇甫曾则着重于春天的生机与宁静。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唐代诗人普遍追求的自然理想与人文情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唐代诗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