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易》

时间: 2025-01-27 04:08:00

古鼎烟销倦点朱,翛然高卧夜寒初。

四檐寂寂半床梦,两鬓萧萧一卷书。

日月冥心知代谢,阴阳回首验盈虚。

起来万象皆吾有,收拾乾坤有草庐。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古鼎烟销倦点朱,
翛然高卧夜寒初。
四檐寂寂半床梦,
两鬓萧萧一卷书。
日月冥心知代谢,
阴阳回首验盈虚。
起来万象皆吾有,
收拾乾坤有草庐。

白话文翻译:

古老的鼎烟已经散去,朱红的火焰也显得疲倦;我在夜寒初起时悠然高卧。四周寂静,半床的梦境在此时浮现,两鬓却已苍白,手中捧着一卷书。日月交替,心中清楚生命的变化;阴阳回首时验证着生死的变化。起身时万物皆为我所拥有,整理着天地间的草庐。

注释:

字词注释:

  • 古鼎:古代用来烹饪或祭祀的大鼎,象征着历史与文化。
  • 倦点朱:疲倦的火焰,指点燃的火焰已经微弱。
  • 翛然:悠然自得的样子。
  • 四檐:指房屋的屋檐,形容环境安静。
  • 萧萧:形容衰老或凋零的样子。
  • 卷书:指手中拿着的书卷,象征着读书的闲适。
  • 日月冥心:日月交替,暗示时间的流逝。
  • 阴阳:代表生死变化的哲学思想。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日月”、“阴阳”等,体现了道家哲学对自然变化的理解,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庚,宋代诗人,生于南宋,因其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而闻名。其作品多表现出对生命的感悟与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黄庚晚年,可能是他在经历了一系列人生波折后,对生命、自然的深刻反思,反映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枕易》一诗,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索与哲学感悟。诗的开篇以“古鼎烟销”引入,象征着历史的沉淀与变迁,随之而来的“倦点朱”又暗示着岁月的无情与生命的疲惫。接着,诗人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晚画面,展示了个人在自然中的宁静与安逸。诗中“半床梦”与“萧萧一卷书”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孤独与思考的深邃。

随着诗的推进,诗人开始探讨人生的哲学问题,日月的交替、阴阳的变化,揭示了生命的无常与自然的规律。最后,诗人以“起来万象皆吾有”作为结尾,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似乎在告诉读者,真正的富有在于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领悟。整首诗以宁静的夜景开篇,逐渐引入对生命的思考,最终回归到对自我的掌控与认知,展现了黄庚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古鼎烟销倦点朱:古鼎的烟已经消散,火焰显得疲倦,暗示时间的流逝。
  2. 翛然高卧夜寒初:在寒冷的夜晚,悠然自得地躺着,体现了放松与安宁。
  3. 四檐寂寂半床梦:四周寂静,梦境在此时浮现,营造出梦幻的氛围。
  4. 两鬓萧萧一卷书:两鬓已苍白,手中捧着书卷,表达了老年与读书的宁静。
  5. 日月冥心知代谢:日月交替,心中明白生命的变化,体现了哲理思考。
  6. 阴阳回首验盈虚:阴阳的变化验证生死的轮回,反映了自然法则。
  7. 起来万象皆吾有:起身时,万物皆为我所拥有,表现出一种自信。
  8. 收拾乾坤有草庐:整理天地间的草庐,象征着对生活的掌控。

修辞手法:

  • 比喻:古鼎和烟的意象比喻时间的流逝。
  • 拟人:将自然的变化赋予人的思考,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 对仗:诗句对称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生活的细腻观察,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规律的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鼎:象征历史与文化的沉淀。
  • 夜寒:代表孤独与宁静的环境。
  • 书卷:象征知识与智慧,承载着诗人的思考。
  • 日月: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变化。
  • 阴阳:代表生死与自然法则的哲学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古鼎烟销”象征什么?

    • A. 历史的消逝
    • B. 时间的流逝
    • C. 生命的疲倦
    • D. 自然的力量
  2. “四檐寂寂”中“四檐”指的是什么?

    • A. 诗人的思绪
    • B. 诗人的书卷
    • C. 房屋的屋檐
    • D. 自然的景象
  3.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对生命的无常感悟
    • B. 对历史的追溯
    • C. 对自然的热爱
    • D. 对未来的憧憬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李白《月下独酌》
  2. 杜甫《春望》
  3.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黄庚的《枕易》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在主题上都探讨了孤独与对生命的思考,但黄庚更倾向于哲学的沉思,而李白则表现出洒脱的个性与对自然的热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三百首》
  2. 《古诗鉴赏辞典》
  3. 《黄庚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