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柳老黄鹂迁别树,花残粉蝶绕空林。
道人不管春光去,看了红芳有绿阴。
白话文翻译:
老柳树旁,黄鹂鸟从枯树上迁走,花瓣凋落,粉色的蝴蝶在空旷的树林中飞舞。
道士不在乎春天的流逝,只顾看那红花和绿荫。
注释:
- 柳老:指的是老柳树,象征着衰老与时光的流逝。
- 黄鹂:一种鸟,常用于春天的象征,代表着生机与活力。
- 迁别树:迁徙离开某棵树,暗示着春天的结束和生机的消逝。
- 花残:花朵已经凋零,象征着美好的事物逐渐消逝。
- 粉蝶:指粉色的蝴蝶,代表着轻盈与美丽。
- 道人:指修道之人,象征着一种超然的态度。
- 春光去:春天的光景已经过去,暗示时间的流逝与无常。
- 红芳:指红色的花朵,代表着生机和活力。
- 绿阴:指绿树的荫蔽,象征着宁静和安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庚,字子达,号云林,南宋时期的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暮春》创作于春末,正值万物凋零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结束,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暮春》是一首充满春末气息的诗作,诗中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春天的逝去和生命的轮回。首联以柳树和黄鹂鸟的迁移为切入点,突出了春天的离去,给人一种伤感的情绪。接着,花残蝶绕的描写更是增强了凋零的意境,显现出春天的短暂和生命的无常。而后两句中的道人似乎对这一切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表明他对春光流逝的漠然,反而更关注于眼前的红花绿阴,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人在短短的几句中,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独特的情感表达,使读者不仅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也体会到时间的珍贵与流逝的无奈,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柳老黄鹂迁别树:描绘柳树的衰老与黄鹂鸟的迁徙,暗示春天的结束。
- 花残粉蝶绕空林:花已凋零,蝴蝶在空中飞舞,展现生机与失落并存的景象。
- 道人不管春光去:道人对春天的逝去不以为意,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 看了红芳有绿阴:他关注眼前的红花与绿荫,体现出对当下生活的珍惜。
修辞手法:
- 拟人:将柳树和鸟的迁移赋予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对仗:上下联之间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春天比作生命的象征,揭示时光的流逝。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写春天的流逝,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同时也传达了对当下生活的珍惜与陶醉,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象征生命的轮回与时间的流逝。
- 黄鹂:代表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花:象征美好事物的短暂。
- 蝶:代表轻盈与自由。
- 道人:象征超然与淡泊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鸟是什么颜色的?
- A. 蓝色
- B. 黄色
- C. 绿色
- D. 红色
答案: B
-
填空题:诗中的“道人”对不管,反而关注。 答案: 春光,红芳与绿阴
-
判断题:诗中描绘的场景是春天的生机盎然。
答案: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描绘春天的景象,但更侧重于对国家和家园的思考,表现出忧国忧民之情。
- 《静夜思》:通过对月亮的描写,表达思乡情怀,与《暮春》在意象表现上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流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