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十二峻极寺》

时间: 2025-01-22 13:36:53

山高路已穷,倏尔逢兰若。

落日老僧闲,支颐古松下。

缓步入禅庭,苔苍但萧洒。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十二峻极寺

作者: 梅尧臣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山高路已穷,倏尔逢兰若。
落日老僧闲,支颐古松下。
缓步入禅庭,苔苍但萧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至嵩山的情景。山高路途已尽,忽然遇见了一个静谧的寺庙。夕阳西下,寺中的老和尚悠闲地靠在古松下思索。诗人缓缓步入禅院,庭院中的青苔显得萧条而宁静。


注释:

  • 兰若:指寺庙,常用于古诗中指代修行的地方。
  • 倏尔:忽然,瞬间的意思。
  • 支颐:用手肘支撑着下巴,形容沉思的姿态。
  • 古松:古老的松树,象征着岁月与宁静。
  • 禅庭:禅宗的庭院,供僧人修行和静思。
  • 苔苍:青苔生长,表示环境的清幽与古老。
  • 萧洒:形容环境的冷清与清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子华,号天池,北宋时期著名诗人,以山水诗和咏物诗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自然风光,传达对人生的感悟,风格清新脱俗,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梅尧臣游览嵩山时,表达了他在自然和禅宗环境中获得的宁静与思考。嵩山作为佛教名山,常被文人墨客所游历,诗人在这里感受到的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平和,是诗作的重要主题。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嵩山的游历和内心的沉思。开头“山高路已穷”即以直白的语句道出山路的艰辛与高耸,营造出一种孤寂与渺小的感觉。此时“倏尔逢兰若”的出现,则打破了前者的孤独感,带来了禅意的转机。

接着描绘落日与老僧的情境,老和尚静坐于古松之下,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内心的宁静。“支颐古松下”的细节更是让人感受到一种岁月静好的氛围,似乎时间在这一刻停滞,令人向往。

最后“缓步入禅庭,苔苍但萧洒”则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再次回归到诗人自身的感受。青苔的苍翠与萧条不仅仅是自然的景象,更象征着内心的清静与思考的深邃。整首诗在意境上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受,体现了梅尧臣对于自然与人生的思考,兼具哲理与美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高路已穷:描绘了山的高耸与道路的尽头,暗示行走的艰辛与孤独。
  • 倏尔逢兰若:突兀的寺庙出现,为前面的孤独带来一丝转机和宁静。
  • 落日老僧闲:夕阳的余晖映射出老和尚的悠闲,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状态。
  • 支颐古松下:强调老僧的思考,古松则增添了岁月的深邃感。
  • 缓步入禅庭:诗人慢慢走入寺院,表明他对这一环境的欣赏与向往。
  • 苔苍但萧洒:通过描写苔藓的苍翠与环境的萧条,反映出一种静谧与深思。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落日老僧闲,支颐古松下”运用了对仗手法,增加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山、寺、老僧、松树等意象交织,构成了清幽的自然与内心的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在自然与禅宗影响下的宁静与超脱,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 :象征着高远与艰辛,代表着人生的追求与探索。
  • 兰若:寺庙,象征着内心的归属与宁静。
  • 老僧:代表智慧与超然的生活态度。
  • 古松:象征着岁月的积淀与自然的恒久。
  • :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环境的沉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倏尔逢兰若”中的“倏尔”是什么意思? A. 突然
    B. 慢慢
    C. 一直
    D. 远远

  2. 诗中“支颐古松下”描绘的是谁的姿态? A. 诗人
    B. 老僧
    C. 游客
    D. 松树

  3.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战争
    B. 自然与人生的宁静
    C. 爱情
    D. 生活的繁忙

答案:1.A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 王维《鹿柴》:描绘山水自然的宁静与心灵的和谐。

诗词对比:

梅尧臣与王维的诗作均强调自然与内心的和谐,但梅尧臣更突出禅意的影响,而王维则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写与个人情感的交融。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梅尧臣评传》

以上内容为对《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十二峻极寺》的全面解析,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意境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