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答潘文叔并属恭叔五首》

时间: 2025-05-02 09:17:47

平生蒋诩径,家傍扬云宅。

木老夏敷阴,泉疏春动脉。

索居每怀弟,斗食身久客。

况乃蒲柳姿,茂悦非松柏。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平生蒋诩径,家傍扬云宅。 木老夏敷阴,泉疏春动脉。 索居每怀弟,斗食身久客。 况乃蒲柳姿,茂悦非松柏。

白话文翻译:

我一生喜欢蒋诩的小径,家旁边就是扬云的住所。 老树在夏天提供阴凉,泉水在春天涌动生机。 独自居住时常常怀念弟弟,作为客人长期在外奔波。 何况我这蒲柳般的身姿,怎能与松柏相比,茂盛而愉悦。

注释:

  • 蒋诩径:蒋诩,字子云,东汉末年隐士,以清高著称。径,小路,这里指隐居之地。
  • 扬云宅:扬雄,字子云,西汉文学家、思想家,这里指扬雄的住所。
  • 木老夏敷阴:老树在夏天提供阴凉。
  • 泉疏春动脉:泉水在春天涌动,象征生机。
  • 索居:独自居住。
  • 斗食:指生活简朴。
  • 蒲柳姿:比喻身体柔弱。
  • 茂悦非松柏:松柏象征坚强不屈,这里指自己不能像松柏那样坚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字子固,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多表达对自然和亲情的感悟,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寄给潘文叔和恭叔的五首诗之一,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诗中“蒋诩径”和“扬云宅”的意象,体现了诗人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而“木老夏敷阴,泉疏春动脉”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后两句则通过对自身境遇的反思,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隐逸生活的渴望。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宋代诗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平生蒋诩径,家傍扬云宅。”:诗人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蒋诩和扬雄都是古代著名的隐士,他们的住所成为诗人向往的象征。
  • “木老夏敷阴,泉疏春动脉。”: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 “索居每怀弟,斗食身久客。”:诗人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独自居住时常常怀念弟弟,作为客人长期在外奔波。
  • “况乃蒲柳姿,茂悦非松柏。”:诗人通过对自身境遇的反思,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同时也体现了对自己柔弱身姿的自嘲。

修辞手法:

  • 比喻:“蒲柳姿”比喻身体柔弱,“松柏”象征坚强不屈。
  • 拟人:“泉疏春动脉”赋予泉水以生命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同时也体现了对自己柔弱身姿的自嘲和对坚强品质的向往。

意象分析:

  • 蒋诩径:隐逸生活的象征。
  • 扬云宅:古代隐士的住所,象征高洁。
  • 木老夏敷阴:自然景物,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泉疏春动脉:自然景物,象征生机。
  • 蒲柳姿:比喻身体柔弱。
  • 松柏:象征坚强不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蒋诩径”和“扬云宅”分别指什么? A. 隐士的住所 B. 古代隐士的住所 C. 诗人的住所 D. 隐逸生活的象征

  2. “木老夏敷阴,泉疏春动脉”中的“泉疏春动脉”是什么意思? A. 泉水在春天涌动 B. 泉水在春天干涸 C. 泉水在春天静止 D. 泉水在春天冻结

  3. 诗中“蒲柳姿”比喻什么? A. 坚强不屈 B. 身体柔弱 C. 高洁品质 D. 隐逸生活

答案:1. D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与赵蕃的这首诗都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陶渊明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的厌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介绍了宋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对理解赵蕃的诗作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