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观音泉 张耒 〔宋代〕 岩松偃盖不知年,寂寂秋灯宝供前。清彻一源传万古,空山长伴白衣仙。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岩石上的松树弯曲如伞,不知经历了多少岁月,在寂静的秋夜,灯光照耀在宝物之前。清澈的泉水源远流长,流传万古,空旷的山中长久地陪伴着白衣仙人。
注释: 字词注释:
- 岩松偃盖:指岩石上的松树弯曲如伞。
- 寂寂:寂静无声。
- 秋灯:秋夜的灯光。
- 宝供:供奉的宝物。
- 清彻一源:清澈的泉水源头。
- 传万古:流传千古。
- 空山:空旷的山中。
- 白衣仙:穿着白衣的仙人,常指观音菩萨。
典故解析:
- 白衣仙:在佛教中,白衣仙常指观音菩萨,因其常被描绘为穿着白衣的形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约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山中景象,表达了对自然和仙境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作者游览名山古刹时,被山中的静谧和观音泉的清澈所感动而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和宗教信仰的敬仰。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岩石上的松树、秋夜的灯光、清澈的泉水和白衣仙人,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诗中的“岩松偃盖不知年”一句,以松树的古老和静止,象征时间的恒久和自然的永恒。“寂寂秋灯宝供前”则通过灯光的静谧,增强了宗教场所的神秘感。“清彻一源传万古”强调了泉水的清澈和源远流长,象征着纯洁和永恒。最后一句“空山长伴白衣仙”则将自然景观与宗教信仰相结合,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对宗教的虔诚。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山水宗教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岩松偃盖不知年:岩石上的松树弯曲如伞,不知经历了多少岁月,表达了时间的恒久和自然的永恒。
- 寂寂秋灯宝供前:在寂静的秋夜,灯光照耀在供奉的宝物之前,增强了宗教场所的神秘感。
- 清彻一源传万古:清澈的泉水源头流传千古,象征着纯洁和永恒。
- 空山长伴白衣仙:空旷的山中长久地陪伴着白衣仙人,将自然景观与宗教信仰相结合,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拟人:“岩松偃盖”将松树拟人化,赋予其静止和古老的特质。
- 象征:“清彻一源传万古”中的泉水象征纯洁和永恒。
- 对比:通过自然景观与宗教信仰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宗教信仰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和宗教虔诚的敬仰,以及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岩松:象征时间的恒久和自然的永恒。
- 秋灯:增强了宗教场所的神秘感。
- 清彻一源:象征纯洁和永恒。
- 白衣仙:象征宗教信仰和仙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白衣仙”指的是什么? A. 观音菩萨 B. 道教神仙 C. 佛教高僧 D. 普通僧人 答案:A
-
诗中的“清彻一源传万古”象征什么? A. 时间的短暂 B. 纯洁和永恒 C. 自然的破坏 D. 宗教的衰落 答案:B
-
诗中的“岩松偃盖不知年”表达了什么? A. 时间的短暂 B. 自然的永恒 C. 人类的渺小 D. 宗教的神秘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中的静谧和自然美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通过描绘瀑布的壮观,表达了对自然奇观的赞美。
诗词对比:
- 张耒的《观音泉》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山中的静谧和自然美景,但张耒的诗更注重宗教信仰的表达,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自然美的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和创作背景。
- 《中国古代山水诗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山水诗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山水诗的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