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和孔瞻怀信国公,因念亦周弟)》
时间: 2025-01-26 23:31:1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八声甘州
(和孔瞻怀信国公,因念亦周弟)
作者:赵文 〔宋代〕
是去年春草又凄凄,尘生缕金衣。
怅朱颜为土,白杨堪柱,燕子谁依。
谩说漫漫六合,无地著相思。
辽鹤归来後,城亦全非。
更有延平一剑,向风雷半夜,何处寻伊。
怪天天何物,堪作玉弹棋。
到年年无肠堪断,向清明独自掩荆扉。
何况又禽声杜宇,花事酴醿。
白话文翻译:
去年春天的时候,草又长得凄凄惨惨,尘埃满身,金色衣裳也难以掩饰内心的忧伤。
我感慨着这红颜已化为尘土,白杨树也成了柱子,燕子又能依偎在谁的身旁呢?
徒然说着辽阔的天地,却没有地方可以寄托思念。
当辽鹤归来时,城池也已不复存在。
更有那延平的宝剑,面对风雷在深夜中,我该去何处寻找她呢?
可恨这天究竟是什么东西,竟能成为棋子在玉盘上游戏。
年复一年,肠断心伤,清明时节独自掩上荆扉。
更何况又是杜鹃啼叫,花事如酴醿般无奈。
注释:
- 凄凄:形容草木枯萎、悲凉的样子。
- 尘生缕金衣:意指身处尘世,金色的衣服无法掩盖内心的忧伤。
- 朱颜为土:指年轻美好的容颜最终化为尘土,感叹生命的短暂。
- 白杨堪柱:白杨树的坚固象征着支撑,暗含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 辽鹤:一种鸟,象征着归来与离别。
- 延平一剑:指延平郡王郑成功,象征着英杰与理想。
- 玉弹棋:比喻生活的无常与变化。
- 杜宇:指杜鹃鸟,常用来象征离愁别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文,宋代词人,生平不详,作品中常流露出对时局的感慨与个人情感的纠葛,具有清新脱俗的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赵文对信国公的追思,表达了对故人怀念的情感,也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八声甘州》是一首充满感伤情怀的词作,描绘了春天的凋零与人事的变迁。全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传达了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不安。开头以“去年春草又凄凄”引入,展现了自然的萧条与内心的愁苦。接着,词人感叹美好的容颜终究归于尘土,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白杨树的坚固与燕子的失依则进一步突显了孤独与无助的心情。
在诗的后半部分,词人提到“辽鹤归来后,城亦全非”,既是对历史的感慨,也是对个人情感的反思。延平的剑象征着理想与追求,却在面对现实时显得无力。最后,诗人独自掩上荆扉,体现出一种无奈与孤独,似乎在向世人诉说着一种无声的哀愁。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词人对人生、时间和情感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是去年春草又凄凄:描绘去年春天草木的凋零,传达出一种凄凉的情感。
- 尘生缕金衣:即便是金色衣服,也无法掩盖内心的悲伤。
- 怅朱颜为土:感慨年轻的容颜终归尘土,感叹人生无常。
- 白杨堪柱,燕子谁依:白杨树的坚固与燕子的失落形成对比,暗示着孤独。
- 谩说漫漫六合,无地著相思:描述思念无处寄托的无奈。
- 辽鹤归来後,城亦全非:辽鹤归来时,城池已成废墟,感叹事物的变化。
- 更有延平一剑,向风雷半夜,何处寻伊:延平的剑象征着英雄理想,但在现实中难以实现。
- 怪天天何物,堪作玉弹棋:指生活的变化莫测,宛如棋局。
- 到年年无肠堪断,向清明独自掩荆扉:每年清明时节,诗人独自面对内心的断肠之痛。
- 何况又禽声杜宇,花事酴醿:杜鹃啼叫与花事的无奈,进一步渲染孤独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比作玉盘上的棋局,表现出生活的复杂与无常。
- 拟人:将春草和燕子赋予情感,使自然更具人性化。
- 对仗:词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怅朱颜为土,白杨堪柱”,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了深沉的思念与孤独,体现了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草:象征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 朱颜:代表青春的美好与易逝。
- 白杨:象征坚固与不变,与内心的孤独形成对比。
- 燕子:寓意依恋与失落。
- 辽鹤:象征归来与离别,暗含对故人的怀念。
- 延平一剑:象征着英雄理想与追求。
- 杜宇:常用来象征离愁别恨,与自然的凋零相呼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朱颜为土”是什么意思? A. 年轻的面容化为尘土
B. 皮肤红润如朱
C. 花朵盛开如朱 -
“辽鹤归来後,城亦全非”的含义是什么? A. 城市依然如故
B. 归来的鸟儿没有地方栖息
C. 事物的变化与无常 -
词中提到“独自掩荆扉”,描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高兴
B. 无奈与孤独
C. 兴奋
答案:
- A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蝶恋花·春景》(李清照)
- 《离骚》(屈原)
诗词对比:
- 《八声甘州》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和对生活的感慨,但李清照更注重细腻的情感描写,而赵文则侧重于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宋代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