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洛阳朝元宫》

时间: 2025-01-11 09:53:09

宫门寂寂锁祥烟,古迹灵踪尚俨然。

云罩连枝烹药鼎,霞生灵井溉丹泉。

日魂炼就华胥国,月魄收将不夜天。

紫诏师真归去后,未知孰继大罗仙。

意思解释

题洛阳朝元宫

作者: 谭处端〔元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宫门寂寂锁祥烟,
古迹灵踪尚俨然。
云罩连枝烹药鼎,
霞生灵井溉丹泉。
日魂炼就华胥国,
月魄收将不夜天。
紫诏师真归去后,
未知孰继大罗仙。

白话文翻译:

宫门静悄悄地锁住了祥和的烟雾,
古老的遗迹和神灵的踪迹依然庄重。
云雾覆盖下,药鼎的蒸汽与树枝交相辉映,
霞光在灵泉中滋润着丹泉。
日的灵魂炼就了华胥国,
月的魄收集了不夜的天空。
紫诏的真仙离去后,
不知道谁将继承这大罗仙境。

注释:

  • 宫门: 指朝元宫的门。
  • 祥烟: 吉祥的烟雾,象征着神秘和美好。
  • 古迹灵踪: 古老的遗迹和神灵的踪迹。
  • 药鼎: 炼丹的器具,古代道教炼丹所用。
  • 华胥国: 传说中的理想国度,象征着美好的愿景。
  • 紫诏: 道教中神仙的诏书。
  • 大罗仙: 道教中最高的神仙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谭处端,元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以道教和自然为主题,富有哲理和寓意。

创作背景:

《题洛阳朝元宫》创作于元代,洛阳作为古都,历史悠久,朝元宫则为道教圣地,诗人借此表达对道教文化的尊崇及对仙道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洛阳朝元宫的宁静与神秘,展现了道教文化的深厚底蕴。开篇“宫门寂寂锁祥烟”,以静谧的气氛引入,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个人迹罕至的仙境。接着,“古迹灵踪尚俨然”进一步强调古迹的庄重与神秘,古老的文化与信仰在此依然存在。

在描绘细节上,诗人用“云罩连枝烹药鼎,霞生灵井溉丹泉”,展现出道教炼丹的场景,生动地描绘了自然与神秘的交融。日魂与月魄的意象,既象征着光明与黑暗的平衡,也暗示了道教对宇宙的理解与追求。在最后两句中,诗人以“紫诏师真归去后,未知孰继大罗仙”表达了对道教传承的思考与担忧,感叹仙人离去后,未来的继承者将是谁,这不仅是对道教文化的关注,也是对人类精神追求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象生动,体现了诗人对道教文化的热爱与对自然的崇敬,同时也融入了对未来的思考,显示出深邃的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宫门寂寂锁祥烟: 诗句通过“寂寂”描绘出宫门的宁静,暗示着一种神秘的氛围,祥烟则象征着美好与神圣。
  • 古迹灵踪尚俨然: 这里体现出古老文化的存在,灵踪表明神灵的气息依然在场,显示出一种历史的延续感。
  • 云罩连枝烹药鼎: 描绘了炼丹的场景,云雾与树枝相连,似乎在烹煮着仙药,强调了自然与人类智慧的结合。
  • 霞生灵井溉丹泉: 霞光映照灵泉,犹如仙境的呈现,灵泉与丹泉相结合,暗示着道教的追求和修炼。
  • 日魂炼就华胥国: 日魂象征光明的力量,炼就理想的华胥国,表现出对美好理想的向往。
  • 月魄收将不夜天: 月魄则象征阴柔与宁静,暗示着与宇宙的和谐,营造出不夜天的神秘感。
  • 紫诏师真归去后: 紫诏师真是道教中的高人,归去后留下了对未来的思考。
  • 未知孰继大罗仙: 表达了对道教传承的忧虑,未知的继承者将如何延续这种文化。

修辞手法:

  • 比喻: “日魂”“月魄”等意象使用比喻手法,传达了光明与暗影的哲理。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如“云罩连枝”与“霞生灵井”,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 象征: 诗中的“华胥国”“大罗仙”等均为象征,代表着道教理想与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洛阳朝元宫的宁静与神秘,表达了对道教文化的尊重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对文化的传承与未来的忧虑,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宫门: 象征着神圣的空间,进入了一个神秘的世界。
  • 祥烟: 代表好运与美好,营造出一种祥和的氛围。
  • 药鼎: 象征道教炼丹的智慧与追求。
  • 华胥国: 理想的仙境,象征着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紫诏: 传达出道教的权威与神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华胥国”象征什么? A. 理想的国度
    B. 战争的地方
    C. 现实中的城市

  2. 哪一句中提到的“灵井”与“丹泉”体现了什么? A. 生活的艰辛
    B. 道教的修炼与追求
    C. 自然的美丽

  3. 诗人担心的是什么? A. 未来的继承者
    B. 宫殿的破坏
    C. 自然的变化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 李白
  • 《长恨歌》: 白居易

诗词对比:

  • 《庐山谣》与《题洛阳朝元宫》: 两者均以自然与人类的精神追求为主题,但前者更侧重于个人情感,后者则强调道教文化的内涵与传承。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道教文化与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