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课馀自哦诗,诗罢还教子。
时时视橐馀,质鬻市薪米。
白话文翻译:
闲暇时自己吟哦诗歌,吟诵完毕再教导孩子们。
时常看看口袋里的剩余,拿去市场上卖薪和米。
注释:
- 课馀:课后,指学习或工作结束后的时间。
- 哦诗:吟诵诗歌。
- 罢:结束、完毕。
- 教子:教导孩子。
- 时时:时常、经常。
- 视:看、观察。
- 橐(tuó)馀:口袋里剩余的钱财。
- 质鬻:质押和出售,意指把东西拿去换钱。
- 市薪米:在市场上出售柴薪和米。
典故解析:
此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教子”体现了古代重视家教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反映了作者对教育的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熊鉌(公元1081年-公元1150年),字子春,号养由,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作品多关注生活与教育,体现了对乡土和家庭的深厚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经济发展,诗人以个人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表达了作为父亲对教育后代的责任感与关心。
诗歌鉴赏:
《送税官仇副使诗十首 其五》是一首表现父爱与教育责任的诗作。诗人在课余时间吟诵诗歌,表明他对文学的热爱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通过“教子”这一行为,诗人进一步强化了作为父亲的角色,体现了深厚的家庭情感。诗的后半部分提到“时时视橐馀”,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对经济状况的关注。通过“质鬻市薪米”,表现了生活的艰辛和对物质的追求。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既有文化的追求,又不失对现实生活的关心,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对家庭的责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课馀自哦诗:课后的闲暇时间,自己在吟诵诗歌,表现出诗人对诗歌的热爱。
- 诗罢还教子:吟诵完诗歌后,继续教导孩子,表明诗人在文化传承上的努力。
- 时时视橐馀:经常查看口袋里的剩余,暗示诗人对经济状况的关注。
- 质鬻市薪米:把剩余物品拿去市场出售,体现生活的艰辛与对物质的追求。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中采用对仗的手法,如“课馀”与“诗罢”,“时时”与“质鬻”,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诗”“子”“橐馀”“薪米”等意象,展现了家庭、教育与生活的关系。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对生活的关注,表现出作为家长的责任感与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诗:象征文化与教育的传承。
- 子:象征家庭与责任。
- 橐馀:象征经济状况与生活的现实。
- 薪米:象征生活的基本需求与辛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是谁?
A. 苏轼
B. 熊鉌
C. 李白
答案:B -
课余时间诗人做什么?
A. 休息
B. 吟哦诗
C. 劳作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教子”指的是什么?
A. 教导学生
B. 教导孩子
C. 教导朋友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熊鉌与陶渊明的作品都强调自然和家庭的重要性,陶渊明更倾向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而熊鉌则更关注教育和现实生活的压力。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