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元日鳌峰书院会拜五十五人》

时间: 2025-04-30 00:38:18

晓日曈曈一岁初,乡闾盛会说吾庐。

运当尧历三千六,数协羲图五十馀。

脩竹岁寒欣得友,野花春色且携书。

大篇听取艰贞训,万古天心定不虚。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乙巳元日鳌峰书院会拜五十五人

晓日曈曈一岁初,
乡闾盛会说吾庐。
运当尧历三千六,
数协羲图五十馀。
脩竹岁寒欣得友,
野花春色且携书。
大篇听取艰贞训,
万古天心定不虚。


白话文翻译:

初升的阳光照耀着新的一年,
乡里热闹的集会谈论着我的小屋。
命运轮回如尧舜时代的三千六百年,
数目与羲和的图案相合超过五十。
寒冬竹林中结识好友,
春天的野花中我携带着书本。
认真聆听那些艰难的教诲,
万古的天心永远是可信的。


注释:

字词注释:

  • 曈曈:形容阳光明亮的样子。
  • 乡闾:指乡村和邻里。
  • 吾庐:我的小屋。
  • :命运的轮回。
  • 尧历:指尧帝时的历法,象征古代的盛世。
  • 羲图:指羲和的图案,古人称羲和为太阳的神。
  • 脩竹:寒冬中生长的竹子,象征坚韧。
  • 艰贞训:艰难的教导,表明学习和修身的过程。
  • 天心:宇宙的本心或真理。

典故解析:

  • 尧舜:古代中国的贤明君主,代表着理想的政治和道德。
  • 羲和:古代神话中的太阳神,代表光明和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熊鉌(约960-1000年)是宋代的诗人,字子舜,号云溪。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用身边的事物表达情感,具有较强的地方色彩。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乙巳年的元旦,正值农历新年,诗人参加了鳌峰书院的集会,表达了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元旦的美好场景,体现了诗人对新年的期待与对友谊的珍视。开头通过“晓日曈曈”描绘了新年初升的太阳,象征着新的开始,传递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气息。接着,诗人提到乡里的盛会,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与热爱。

“运当尧历三千六”,诗人在此借古代贤君尧帝的盛世来反映当下的美好时光,展现对未来的美好期望。接下来的“脩竹岁寒欣得友”则突出友谊的重要,寒冬中依然能够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象征着人际关系的温暖。

最后两句分别提到了学习与真理,强调了人生的追求与努力,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晓日曈曈一岁初:描写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象征新的开始。
  2. 乡闾盛会说吾庐:乡村的聚会谈论着我的家,表现出对故乡的情感。
  3. 运当尧历三千六:将命运与古代的盛世相联系,反映出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4. 数协羲图五十馀:数量与宇宙的图案相合,体现出对自然规律的理解。
  5. 脩竹岁寒欣得友:在寒冬中结识朋友,强调友谊的温暖。
  6. 野花春色且携书:春天的花朵与书本,象征知识与美丽。
  7. 大篇听取艰贞训:聆听教诲,体现对学习的重视。
  8. 万古天心定不虚:宇宙的真理永恒不变,表达对真理的信仰。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情事态相结合,形成生动的意象。
  • 对仗:如“脩竹”与“野花”,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新年的期盼、对友谊的珍惜以及对学习与真理的追求,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晓日:象征希望与新的开始。
  • 乡闾:代表故乡和亲情。
  • 脩竹:象征坚韧与友谊。
  • 野花:代表自然的美好与知识的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尧历”象征什么?

    • A. 春天的到来
    • B. 古代盛世
    • C. 友谊的珍贵
  2. 诗人如何描绘新年的开始?

    • A. 通过寒冷的冬雪
    • B. 通过明亮的阳光
    • C. 通过繁花似锦
  3. “脩竹岁寒欣得友”中的“脩竹”象征什么?

    • A. 坚韧
    • B. 知识
    • C. 友情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 同样描绘春天的美好,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 《静夜思》(李白): 表达对故乡的思念情感。

诗词对比:

  • 熊鉌与杜甫:两位诗人皆具有深厚的家国情怀,但熊鉌更侧重于个人感受和友谊,而杜甫则更加关注社会现实与民生疾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宋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