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税官仇副使诗十首
熊鉌 〔宋代〕
儒道未易行,俛首为禄仕。
仕而不得禄,卓哉见廉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儒家和道家的理想并不容易实践,许多人低头屈服于官职和俸禄而不得志。如果仕途不能得到应有的俸禄,那些能够保持清廉的官员真是令人钦佩。
注释:
- 儒道:指儒家和道家的思想。
- 俛首:低头,屈服的意思。
- 禄:指俸禄,官职的收入。
- 卓哉:多么杰出啊。
- 廉吏:清白的官吏。
典故解析:
- 儒道未易行:反映了士人对于儒家和道家理想的追求,但实际执行的艰难,体现了当时社会对士人道德标准的要求与现实的矛盾。
- 见廉吏:在古代社会中,清廉的官员被视为道德楷模,值得尊重和赞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熊鉌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著称。他的诗作多反映了士人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士人的理想与实际情况相距甚远,许多士人由于社会的压力和个人的利益选择了妥协。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于清廉官员的钦佩和对仕途困境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士人在追求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诗人开头指出儒道理想的难以实现,接着用“俛首为禄仕”描绘了士人为了生计而不得不屈从于现实的无奈。通过对“廉吏”的赞美,诗人表达了对那些在仕途上仍能坚守原则、保持清白的人的钦佩之情。这种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使得该诗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深刻。
诗中所体现的士人情怀,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社会风气的深刻反思。诗人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既描绘了许多人随波逐流的状态,又突出了清廉官吏的卓越与稀缺,令人感到一种强烈的对比和反思。这种情感的复杂性和深邃的哲理,使得这首诗具有了一种持久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儒道未易行:儒家和道家的理想难以实践,说明了社会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
- 俛首为禄仕:指士人为了生计而不得不低头屈从于仕途,表现了现实的无奈。
- 仕而不得禄:即便进入官场,也未必能获得应有的俸禄,反映了官场的不公。
- 卓哉见廉吏:最终引出对廉洁官员的赞美,强调了清白的重要性。
-
修辞手法:
- 采用了对比手法,通过“俛首”为禄与“卓哉见廉吏”的对照,突出清白官员的珍贵。
- 使用了排比的结构,使得整首诗在节奏上更加有力,情感也更加饱满。
-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士人理想与现实困境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清廉官员的崇敬与对现实无奈的感慨。
意象分析:
- “儒道”:象征着理想与道德追求。
- “俛首”:象征屈从与妥协。
- “廉吏”:象征着理想中的官员形象,是清正廉明的代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儒道”指的是哪两种思想? A. 道教和佛教
B. 儒家和道家
C. 道教和儒教 -
“俛首为禄仕”的意思是? A. 自豪地做官
B. 低头屈服于官职
C. 高昂着头做人 -
诗中称赞的“廉吏”主要代表什么? A. 富贵的官员
B. 清白的官员
C. 有权势的官员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的作品,表达了壮志未酬的情怀,与熊鉌的诗有相似之处。
- 《行路难》:李白的诗,表达了士人对人生理想的执着与追求。
诗词对比:
- 熊鉌与李白在作品中都表达了士人与理想之间的矛盾,但熊鉌更关注于现实中的清白与廉洁,而李白则更多表现出对自由与豪情的渴望。两者在主题上虽有所不同,但都深刻反映了士人的情感与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