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走笔和张功父玉照堂十绝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玉照堂中沦早茶,下临溪水织纹纱。
十诗小试春风手,催发溪梅两岸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玉照堂中品茶的情景。他坐在高处,俯视着溪水,溪水如同织成的细纱。诗人用诗歌试探春风的灵感,激发了两岸梅花的绽放。
注释:
- 玉照堂: 一处雅致的亭台,可能是诗人或友人的居所。
- 沦早茶: “沦”意为沉浸、浸泡,形容在清晨时分品茶的情景。
- 下临溪水: 形容玉照堂所在的高处,俯瞰溪水的景象。
- 织纹纱: 比喻溪水波光粼粼,如同精美的纱织物。
- 十诗小试: 表示诗人尝试写作十首小诗。
- 春风手: 春风象征着创作灵感与生命力。
- 催发溪梅: 指春风的到来使溪边的梅花绽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散文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平易近人的语言描绘自然景色和生活感受,倡导“诗中有画”的写作理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杨万里在玉照堂品茶时,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梅花的绽放,因而创作。诗中展现了他对自然的观察与热爱,以及通过诗歌表达情感的愿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简洁而富有情感,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日的惬意与生机。首句“玉照堂中沦早茶”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早晨,诗人在这处雅致的地方享受着茶的清香,营造出一种悠闲自在的氛围。接着“下临溪水织纹纱”,则通过对溪水的细腻描写,传达了春天的生动与灵动,溪水波光粼粼,宛如织成的细纱,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感知。
后两句“十诗小试春风手,催发溪梅两岸花”,则体现了诗人创作的灵感与春天的生机。诗人将写作与春天的气息结合,象征着文学创作与自然生命的相互激荡。一方面,春风的到来唤醒了沉睡的梅花,另一方面,诗人也通过诗歌的创作,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整首诗在意象上相互呼应,形成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图景,令人陶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玉照堂中沦早茶: 诗人早晨在玉照堂中,沉浸于品茶的愉悦。
- 下临溪水织纹纱: 俯瞰溪水,如同细腻的织物,生动形象。
- 十诗小试春风手: 试写十首小诗,象征着诗人对春天创作灵感的探索。
- 催发溪梅两岸花: 春风催促梅花绽放,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修辞手法:
- 比喻: “溪水织纹纱”将溪水比作精致的织物,增强了画面感。
- 拟人: “催发”赋予春风以生命,表现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对仗: 诗句形式工整,增强了音韵美。
主题思想:
诗歌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自然美的赞美,通过品茶和创作的结合,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照堂: 代表高雅的生活环境,象征诗人的品位。
- 溪水: 象征生命的流动与自然的灵动。
- 梅花: 春天的象征,代表着希望与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玉照堂”指的是什么地方? A. 一座山
B. 一处亭台
C. 一条河 -
诗中“春风”象征着什么? A. 冬天
B. 创作灵感
C. 雨水 -
诗人品茶的情景是在什么时候? A. 晚上
B. 中午
C. 早晨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
- 《赋得古原草送别》 by 白居易
诗词对比:
- 《春晓》中描绘了春天的清晨,强调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 与杨万里的《走笔和张功父玉照堂十绝》一样,都是通过自然景物反映诗人的情感与思考,但《春晓》更侧重于晨间的清新气息。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杨万里诗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