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李羽士东楼》

时间: 2025-01-22 01:26:31

经客有馀音,他年终故林。

高楼本危睇,凉月更伤心。

此意竟难折,伊人成古今。

流尘其可欲,非复懒鸣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登李羽士东楼
作者:温庭筠 〔唐代〕

经客有馀音,他年终故林。
高楼本危睇,凉月更伤心。
此意竟难折,伊人成古今。
流尘其可欲,非复懒鸣琴。

白话文翻译:

客人留下的音韵依然在耳边回响,往年的情谊如同旧林般难以忘怀。
高楼本来就危险,凉月照在心上更添伤感。
这种情感终究难以割舍,心中的伊人早已成为历史。
流动的尘世虽令人向往,却再也无法懒散地弹奏琴声。

注释:

  • 经客:经过的客人,指的是过往的人。
  • 余音:余留的音响或声响,暗指对往事的回忆。
  • 故林:旧日的树林,象征着过去的美好时光。
  • 高楼:象征着高处的孤独与危险。
  • 凉月:指的是清冷的月光,象征着孤寂与哀伤。
  • 伊人:美丽的女子,这里指的是诗人心中的爱人。
  • 流尘:流动的尘世,指的是世俗的生活。
  • 懒鸣琴:不再懒散地弹琴,暗指对往事的追忆与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温庭筠,字飞卿,号湘东,唐代著名诗人、词人。其作品以清丽、婉约著称,深受后世推崇。他的诗词多描写爱情、自然和人生感悟,具有较强的个人色彩。

创作背景:

《登李羽士东楼》是温庭筠在一次登楼所作,表达了他对往昔情感的追忆与感伤。在唐代,诗人常常通过自然景物抒发内心情感,此诗正是典型的抒情之作,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情世故的深思。

诗歌鉴赏:

《登李羽士东楼》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通过高楼和凉月的意象,温庭筠表达了对曾经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无奈。首句“经客有馀音”引出过去的回忆,客人离去,留给诗人的只有那淡淡的余音,仿佛对往事的追忆仍在耳边回响。接着,高楼与凉月的意象交织,诗人站在高楼上,俯视着一切,却感到无比的孤独与伤感,凉月照在心上如同无形的刀刃,割裂着他的情感。

“此意竟难折,伊人成古今”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主题,伊人的存在似乎在时光的流逝中变得遥不可及,成为了历史的印记。最后两句“流尘其可欲,非复懒鸣琴”,诗人感慨世事的变迁与流逝,虽然流动的尘世让人向往,但他却再也无法心如止水,归于平静。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温庭筠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爱情的追忆,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经客有馀音:经过的客人留下的音韵,暗示着对往事的怀念。
  2. 他年终故林:往年的情谊如旧林般难以忘怀,表现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
  3. 高楼本危睇:高楼本身就给人一种危险的感觉,象征着孤独与脆弱。
  4. 凉月更伤心:清冷的月光更加增添了伤感,表达了孤独的情感。
  5. 此意竟难折:这种情感难以割舍,表明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
  6. 伊人成古今:心中的伊人已成为历史,时光的流逝使得人事变迁。
  7. 流尘其可欲:流动的尘世令人向往,反映出对世俗生活的渴望。
  8. 非复懒鸣琴:不再懒散地弹琴,表达了对往事的思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高楼比作孤独的象征,凉月比作伤心的化身。
  • 拟人:将情感赋予自然景物,使其更具表现力。
  • 对仗:如“高楼本危睇,凉月更伤心”,工整且富有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体现了温庭筠对爱情的深刻体悟和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楼:象征着孤独与脆弱,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
  • 凉月:象征着清冷与伤感,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 伊人:象征着爱情与追忆,代表了诗人心中难以忘怀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经客有馀音”中“余音”指的是什么?

    • A. 声音的余响
    • B. 过去的回忆
    • C. 音乐的美好
    • D. 客人的歌声
  2. 诗人对“凉月”的感受是:

    • A. 喜悦
    • B. 伤感
    • C. 平静
    • D. 激动
  3. “伊人成古今”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往事的怀念
    • B. 对未来的期望
    • C. 对现实的逃避
    • D. 对友情的珍视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登高》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如梦令》(李清照)描绘了女性的柔情与对往事的追忆,和温庭筠的情感共鸣。
  • 《登高》(杜甫)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虽然主题不同,但同样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温庭筠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