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

时间: 2025-01-11 05:52:04

秋冬久不雨,气浊喜云生。

麦垄崇朝润,茆檐彻夜声。

初来断幽径,渐密杂疏更。

赖有墙阴荠,离离已可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冬久不雨,气浊喜云生。
麦垄崇朝润,茆檐彻夜声。
初来断幽径,渐密杂疏更。
赖有墙阴荠,离离已可烹。

白话文翻译:

在秋冬的季节里,已经很久没有下雨,空气污浊,看到云朵升起,心中感到高兴。清晨的麦垄被滋润了,茅草屋檐下传来了整夜的雨声。雨水初来时,细小的雨丝让幽静的小径失去了往日的宁静,渐渐地变得密集,杂乱而又稀疏。幸好墙角的荠菜长得茂盛,已经可以用来烹饪了。

注释:

  • 秋冬久不雨:指长时间没有降雨,天气干燥。
  • 气浊:空气污浊,形容缺乏雨水的环境。
  • 云生:云层升起,预示着即将下雨。
  • 麦垄:指麦田中的垄沟,形容雨水滋润了作物。
  • 茆檐:茅草搭建的屋檐,形容简单的居住环境。
  • 初来断幽径:雨水初降时,细雨打湿了幽静的小路。
  • 赖有墙阴荠:依靠墙角的荠菜,表达对雨水的期盼和感激。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古典典故,但通过描绘久旱之后的雨景,反映了农民对雨水的渴望和感激之情,体现了古代农耕文化中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与依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爱国者。他的诗歌作品以情感真挚、语言清新著称,题材广泛,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雨》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时期,国家面临外敌压力和内忧外患,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界的变化,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对农田丰收的期盼。

诗歌鉴赏:

陆游的《雨》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久旱之后雨水降临的景象,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开篇的“秋冬久不雨,气浊喜云生”直接点出诗歌的主题,久旱的环境让人心生焦虑,而云的出现则让人感到欣慰。接着,陆游描绘了雨水滋润大地的情景,尤其是“麦垄崇朝润”,展现出农田的生机与希望,体现了诗人对农作物生长的关注。

“初来断幽径,渐密杂疏更”一句,生动地描绘了细雨初降时幽静小径的情景,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最后一句“赖有墙阴荠,离离已可烹”,不仅展示了雨水对植物的滋养与丰收的喜悦,也表明了诗人对生活的满足与感激。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融入了深刻的情感,反映了陆游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观察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冬久不雨:引入诗歌背景,强调干旱的环境。
  2. 气浊喜云生:描绘久旱带来的空气污浊,云的出现让人心生期待。
  3. 麦垄崇朝润:展现雨水滋润作物,象征着希望与生机。
  4. 茆檐彻夜声:雨声伴随着夜晚,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5. 初来断幽径:细雨初降,幽静小道被打湿,暗示着变化。
  6. 渐密杂疏更:雨水逐渐增多,不同的雨势形成对比。
  7. 赖有墙阴荠:墙角的荠菜茁壮成长,象征着生活的富足。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久旱的环境与空气污浊相联系,增强了诗歌的情感。
  • 拟人:通过“云生”来描绘自然的变化,使诗歌更具生动性。
  • 对仗:诗中多个句子结构相似,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雨水展开,表现了人们对自然的依赖与敬畏,同时表达了对农田丰收的期盼与感激之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诗人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滋润与希望,代表自然的变化和生命的延续。
  • 麦垄:代表农田,体现了诗人对农业生活的关注。
  • 幽径:象征宁静与隐秘,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 墙阴荠:象征生活的富足与简单的快乐,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满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久旱的季节是哪个?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冬
    D. 冬春

  2. 填空题:诗中“赖有墙阴荠,离离已可____。”

  3. 判断题:雨水的降临让诗人感到忧虑。(对/错)

答案:

  1.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夜喜雨》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陆游《雨》与杜甫《春夜喜雨》:两首诗都描绘了雨水带来的生机与希望,但陆游更注重农田的细腻描写,而杜甫则更强调雨水对春天的影响,反映了不同的生活背景和情感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