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冯使君游六首。钓罾潭》

时间: 2025-01-11 11:47:44

境静江清无事时,红旌画鹢动渔矶。

心期只是行春去,

日暮还应待鹤归。

风破绮霞山寺出,人歌白雪岛花飞。

自怜亦在仙舟上,玉浪翻翻溅草衣。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境静江清无事时,
红旌画鹢动渔矶。
心期只是行春去,
日暮还应待鹤归。
风破绮霞山寺出,
人歌白雪岛花飞。
自怜亦在仙舟上,
玉浪翻翻溅草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江边景象。清澈的河流在无事的时光中流淌,红色的旗帜在渔矶上轻轻摆动。我的心愿只是在春天出行,傍晚时分还应期待仙鹤归来。微风吹动着霞光,山上的寺庙显现出来,歌声在白雪般的岛屿上飘荡。自我怜惜也在这仙舟之上,波涛翻滚,水花四溅在草衣上。

注释:

  • 境静:环境宁静。
  • 江清:河水清澈。
  • 红旌:红色的旗帜。
  • 渔矶:渔民的栖息地,捕鱼的地方。
  • 心期:心中的期盼。
  • 行春:春天出行。
  • 日暮:傍晚时分。
  • 待鹤归:等待仙鹤的归来。
  • 风破:微风吹动。
  • 绮霞:美丽的霞光。
  • 白雪:白色的雪,象征纯洁。
  • 玉浪:波浪如玉般洁白。
  • 草衣:草做的衣服,可能指渔夫或隐士的衣着。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鹤”常被视为长寿和高洁的象征,常出现在古代文人诗作中,代表着理想的隐逸生活。而“仙舟”则暗示着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贯休(约830年-912年),字子华,号寒山,唐代著名诗人,擅长五言诗,作品多描绘山水风景,表现隐逸思想。贯休的诗风清新自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诗人陪冯使君游玩时,描绘了宁静的江边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平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江边场景,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春天的生机与日暮的宁静,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在诗中,诗人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还寄托了自己的情感和理想。特别是“自怜亦在仙舟上,玉浪翻翻溅草衣”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超脱的渴望,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整体上,这首诗在优美的意境中传达了一种淡泊明志、返璞归真的人生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境静江清无事时:在宁静的环境中,江水清澈,时间仿佛静止。
  2. 红旌画鹢动渔矶:红色的旗帜在渔矶上随风摇曳,增添了生动的气息。
  3. 心期只是行春去:诗人心中只愿在春日出行,期待新的开始。
  4. 日暮还应待鹤归:傍晚时分,期待仙鹤归来,象征着理想的归宿。
  5. 风破绮霞山寺出:微风吹动着美丽的霞光,山上的寺庙显现出来,增添了神秘感。
  6. 人歌白雪岛花飞:人们在如白雪般的岛屿上唱歌,花瓣纷飞,营造出欢乐的氛围。
  7. 自怜亦在仙舟上:诗人自我怜惜,感受到一种超然的存在。
  8. 玉浪翻翻溅草衣:波涛翻滚,水花溅在草衣上,表现出一种亲近自然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波浪比作“玉浪”,突显水的晶莹剔透。
  • 拟人:将“人歌”描绘为生动的场景,增加了诗的情感色彩。
  • 对仗:如“风破绮霞”与“人歌白雪”,形成韵律的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追求自然与自由的理想生活,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逃避。诗中充满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自然美的赞美,情感基调轻松而洒脱。

意象分析:

  • 江水: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宁静。
  • 红旌:代表着希望与活动。
  • :象征着长寿与高洁。
  • 仙舟:隐喻超脱世俗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境静江清无事时”表达了什么样的环境?

    • A. 喧闹的城市
    • B. 宁静的自然
    • C. 热闹的集市
  2. “心期只是行春去”中的“心期”指的是什么?

    • A. 思念
    • B. 心中的期望
    • C. 对未来的恐惧
  3. 诗中提到的“鹤”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长寿与高洁
    • C. 权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贯休的诗与李白的《庐山谣》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贯休更侧重于宁静的心境,而李白则表现出一种豪放的情感。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皆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贯休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