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拄杖上王使君》

时间: 2025-01-26 03:22:31

拄杖邻僧与,殊常不可名。

一条黳玉重,百两紫金轻。

有乳盘春力,无心合道情。

惟宜高处著,将寄谢宣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拄杖上王使君
作者: 贯休

拄杖邻僧与,殊常不可名。
一条黳玉重,百两紫金轻。
有乳盘春力,无心合道情。
惟宜高处著,将寄谢宣城。

白话文翻译

我与邻近的僧人拄着拐杖,感情深厚,难以用言语表达。
一条沉重的玉杖,与百两紫金相比更显轻盈。
有如春天的乳盘般充满生机,却没有心意与道理相合。
唯有在高处放下它,才能寄托我对宣城的谢意。

注释

  • 拄杖:指用手杖支撑身体,象征老年或虚弱。
  • 邻僧:邻近的僧人,代表友情或知己。
  • 黳玉:指一种珍贵的玉石,象征高贵和沉重。
  • 紫金:指一种宝贵的金属,象征财富和轻巧。
  • 乳盘春力:比喻春天的生机,乳盘象征丰盈。
  • 合道情:与道理相合的情感,强调内心的平和。
  • 宣城:地名,可能指作者的故乡或所思念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贯休(约830-912年),字景仁,号澄江,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深厚的佛教素养著称。他的诗多描写山水、禅意和人情,常常表现出一种洒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晚唐时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对身边事物的反观,表达对人生和友谊的思考,展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拄杖”的描写,传达出一种诗人对友人情谊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就引入了拄杖的意象,既是身体的支撑,也是生活的象征。通过“邻僧”的存在,诗人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接下来的比喻“黳玉重,百两紫金轻”,通过对比,揭示了真正的价值在于情感的厚重,而非物质的轻盈。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哲理思考,也引导读者思考财富与友谊的关系。

“有乳盘春力,无心合道情”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探讨,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内心的宁静。最后一句“惟宜高处著,将寄谢宣城”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进一步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拄杖邻僧与:开头直接点出与僧人的关系,表达亲密。
    • 殊常不可名:强调这种关系的特殊性,难以用言语形容。
    • 一条黳玉重,百两紫金轻:通过对比强调情感的珍贵。
    • 有乳盘春力,无心合道情:用春天的生机比喻内心的充盈。
    • 惟宜高处著,将寄谢宣城:表达对友人的感恩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性。

  •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反映了作者对内心宁静和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 拄杖:象征支持与依赖,代表人生的艰辛。
  • 邻僧:友谊的象征,体现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 黳玉:象征珍贵和沉重,反映内心的情感厚重。
  • 春力:象征生命的活力和希望。
  • 宣城:寄托思念与感激的地方,反映对故乡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拄杖象征什么? A. 物质财富
    B. 友情与支持
    C. 年龄与虚弱

  2. “黳玉重,百两紫金轻”主要表达了什么? A. 物质的价值
    B. 情感的珍贵
    C. 自然的美丽

  3. “惟宜高处著,将寄谢宣城”中的“高处”指的是什么? A. 物理高度
    B. 心灵的境界
    C. 社会地位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孟浩然的《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诗词对比

  • 比较贯休与王维的作品,二者都表现出对自然和友谊的珍视,但贯休更注重内心的哲理思考,而王维则更多表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贯休诗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