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乱絮飘晴雪》
时间: 2025-04-29 10:21:0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乱絮飘晴雪,残花绣地衣。
西园歌舞骤然稀。只有多情蝴蝶作团飞。
旧事深琴怨,新愁减带围。
倚楼凝望更依依。怕见一天风雨卷春归。
白话文翻译:
飘落的柳絮如同晴天的雪,残留的花瓣像绣在地上的衣裳。
西园中歌舞的热闹瞬间变得稀少,只有那多情的蝴蝶在空中成群飞舞。
往日的回忆在琴音中充满怨恨,新生的愁苦仿佛减轻了束缚。
我倚在楼边凝望,情意愈发绵长,只怕见到那一天风雨将春天卷走。
注释:
- 乱絮:指飘散的柳絮。
- 飘晴雪:用晴天的雪来比喻柳絮的轻柔。
- 残花绣地衣:形容凋零的花瓣像绣在地上的衣服,表现春天的无情。
- 西园:指诗人所处的环境。
- 骤然稀:突然变得稀少,表达热闹的消退。
- 多情蝴蝶:形容蝴蝶飞舞的柔美,象征爱情和生命的短暂。
- 深琴怨:深沉的琴声中包含怨愁。
- 新愁减带围:新产生的愁苦似乎减轻了束缚的感觉。
- 依依:形容依恋、留恋的情感。
- 风雨卷春归:担心风雨会把春天带走,含有对春天短暂的惋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石孝友,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风格多表现出细腻的情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他的诗常常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结合,透过简单的意象传达深刻的哲思。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春季,正值花开花落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与个人情感,表达了对春天短暂美好的感叹,以及对过往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南歌子·乱絮飘晴雪》以轻柔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春光的珍惜和对时间流逝的感伤。诗的开头,通过“乱絮飘晴雪”这句,巧妙地将春日的柳絮与冬季的雪花相提并论,展现了春天的温柔与脆弱;而“残花绣地衣”,则进一步加深了春天的凋零之感,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
接着,诗人转向西园的歌舞,描绘出热闹消退的情景,仿佛一瞬间春日的欢愉变得稀少,只有那“多情蝴蝶”仍在空中翩翩起舞,带来一丝生机与活力。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后半部分则更加深沉,诗人通过“旧事深琴怨”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忧愁,而“新愁减带围”则表现出忧虑的加深。最后,诗人倚楼凝望,情感愈发浓烈,生怕“风雨卷春归”,这是对春天短暂的无奈与惋惜,同时也隐喻着人生的无常和对未来的忧虑。
整首诗情感细腻,通过自然景象折射出内心的情感波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敏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乱絮飘晴雪:飘荡的柳絮如同晴天的雪,生动地描绘出春天的温柔。
- 残花绣地衣:残花像绣在地上的衣裳,暗示春天的短暂和美丽的逝去。
- 西园歌舞骤然稀:西园的歌舞突然稀少,表现出热闹的瞬息万变。
- 只有多情蝴蝶作团飞:只有蝴蝶仍然在空中飞舞,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美好。
- 旧事深琴怨:过去的回忆在琴声中充满怨愁,表达对往事的感慨。
- 新愁减带围:新产生的忧愁似乎减轻了束缚,暗示情感的复杂性。
- 倚楼凝望更依依:倚在楼上凝视,情感更加依恋。
- 怕见一天风雨卷春归:担心风雨将春天带走,隐含对美好事物的惋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乱絮飘晴雪”,将柳絮比作雪,形象生动。
- 对仗:如“旧事深琴怨,新愁减带围”,结构工整,情感对比鲜明。
- 拟人:蝴蝶被赋予了“多情”的特性,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短暂的惋惜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反映出诗人对于生命无常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乱絮:象征春天的轻柔与脆弱。
- 残花:代表美好的事物即将凋零。
- 蝴蝶:象征爱情、生命的短暂与美好。
- 风雨:隐喻人生的磨难与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乱絮飘晴雪”中的“乱絮”指的是: A. 雪花
B. 柳絮
C. 花瓣 -
诗中提到的“新愁减带围”意指: A. 新愁加重
B. 新愁似乎减轻了
C. 旧愁消失 -
诗人担心“风雨卷春归”的含义是: A. 担心春天会被风雨带走
B. 担心风雨会影响舞会
C. 担心春天会变得更美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同样描绘春天的美好与短暂。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人生感慨。
诗词对比:
- 石孝友的《南歌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伤,但李清照的作品更强调个人情感的深刻与细腻,而石孝友则结合了自然景象的描写使情感更为生动。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词解析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