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中得上都亲友书以予停俸多时忧…乘酒兴咏而报之》

时间: 2025-04-27 09:17:41

头白醉昏昏,狂歌秋复春。

一生耽酒客,五度弃官人。

异世陶元亮,前生刘伯伦。

卧将琴作枕,行以锸随身。

岁要衣三对,年支谷一囷。

园葵烹佐饭,林叶扫添薪。

没齿甘蔬食,摇头谢缙绅。

自能抛爵禄,终不恼交亲。

但得杯中渌,从生甑上尘。

烦君问生计,忧醒不忧贫。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头白醉昏昏,狂歌秋复春。
一生耽酒客,五度弃官人。
异世陶元亮,前生刘伯伦。
卧将琴作枕,行以锸随身。
岁要衣三对,年支谷一囷。
园葵烹佐饭,林叶扫添薪。
没齿甘蔬食,摇头谢缙绅。
自能抛爵禄,终不恼交亲。
但得杯中渌,从生甑上尘。
烦君问生计,忧醒不忧贫。

白话文翻译:

我头发已经白了,醉意朦胧,狂歌唱着秋天和春天。一辈子沉迷于酒的人,五次主动辞去官职。陶渊明是异世中的隐士,我前生或许是刘伶。躺下时把琴当作枕头,出门时随身带锸。每年只需三套衣服,支出一斗谷子。园中的葵菜用来烹饪饭菜,森林中的落叶用来添柴火。到了老年仍甘愿吃素,摇头拒绝那些高官显贵。我能抛弃荣华富贵,绝不怨恨朋友和亲人。只要手中有杯美酒,身上沾染的是蒸饭的尘土。你问我生计,我只忧虑清醒而不忧虑贫穷。

注释:

字词注释:

  • 醉昏昏:醉得迷糊的样子。
  • 狂歌:放声高歌,毫无顾忌。
  • 耽酒客:沉迷于酒的客人。
  • 陶元亮:指陶渊明,著名的隐士和诗人。
  • 刘伯伦:指刘伶,古代著名的酒徒。
  • :一种工具,指铲子,这里指随身携带的工具。
  • :量词,表示谷物的数量。
  • 缙绅:指高官显贵。

典故解析:

  • 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以隐居生活和田园诗著称。
  • 刘伶:东汉著名的饮酒诗人,常以饮酒自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通俗易懂的诗风和社会关怀的题材受到广泛喜爱。他的诗歌题材丰富,既有咏史抒怀,也有田园风光,尤以乐府诗最为人称道。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经历了多次升迁和辞职,反映了他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他在醉中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诗歌鉴赏:

白居易的这首诗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对饮酒生活的向往。诗中反复提到的“酒”不仅是饮品,更是诗人心灵自由和洒脱生活的象征。开篇即以“头白醉昏昏”引出醉酒后的模糊状态,与后文的狂歌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他对生活的放纵和对官场的无奈。

诗中提到的“陶元亮”和“刘伯伦”这两位历史人物,表明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他愿意抛弃荣华富贵,追求简单而真实的生活,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官场的反感。

后半部分诗句,白居易描绘了他的日常生活,简单却富有情趣,表现出他对平凡生活的满足。在诗的最后,诗人直言“烦君问生计,忧醒不忧贫”,表达了他对生计的淡泊态度,认为只要心中有酒,便能无忧无虑。整首诗以酒为线索,贯穿了诗人对人生的哲思,表达了对自由、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物质享受的轻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头白醉昏昏:醉酒后头脑昏沉,白发象征老年。
  2. 狂歌秋复春:高歌秋天与春天,表现了对生命的热爱。
  3. 一生耽酒客:一生沉迷于酒的生活。
  4. 五度弃官人:多次辞去官职,显示对官场的厌倦。
  5. 异世陶元亮:陶渊明的隐居生活令人向往。
  6. 前生刘伯伦:引用刘伶,强调饮酒的乐趣。
  7. 卧将琴作枕:把琴当作枕头,表明生活的随意。
  8. 行以锸随身:出门带锸,象征劳动和自给自足。
  9. 岁要衣三对:每年只需三套衣服,生活简朴。
  10. 年支谷一囷:每年粮食支出不多。
  11. 园葵烹佐饭:自家种的菜烹饪,体现自给自足的乐趣。
  12. 林叶扫添薪:用落叶做柴火,生活简朴而实用。
  13. 没齿甘蔬食:到了老年仍然愿意吃素。
  14. 摇头谢缙绅:拒绝高官显贵的邀约。
  15. 自能抛爵禄:能够抛弃荣华富贵。
  16. 终不恼交亲:对朋友和亲人的感情始终不变。
  17. 但得杯中渌:只要有美酒。
  18. 从生甑上尘:生活中有些许尘埃也无妨。
  19. 烦君问生计:你问我如何谋生。
  20. 忧醒不忧贫:我只忧虑清醒的觉悟,而不担心贫穷。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头白醉昏昏,狂歌秋复春”,形成了音韵的和谐。
  • 比喻:将琴比作枕头,表达了生活的随意。
  • 夸张:如“五度弃官人”,强调对官场的厌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厌倦,强调了简朴生活的乐趣和饮酒的洒脱,从而传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自由、快乐,代表诗人内心的洒脱。
  • :象征艺术和生活的情趣。
  • 蔬食:象征简单和自然的生活。
  • 衣服:代表生活的简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白居易在诗中提到的前生人物是谁? A. 陶渊明
    B. 李白
    C. 杜甫
    D. 刘伶

  2. 诗中“岁要衣三对”表达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A. 奢华
    B. 简朴
    C. 贫穷
    D. 向往官场

  3. 诗中提到的“烦君问生计”是指什么? A. 询问如何谋生
    B. 询问饮酒的乐趣
    C. 询问朋友的健康
    D. 询问诗歌的创作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白居易的《醉中得上都亲友书以予停俸多时忧…乘酒兴咏而报之》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都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白居易更强调了饮酒的洒脱和对官场的厌倦,而陶渊明则着重于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头白醉昏昏,狂歌秋复春。下一句是什么

一生耽酒客,五度弃官人。上一句是什么

一生耽酒客,五度弃官人。下一句是什么

异世陶元亮,前生刘伯伦。上一句是什么

异世陶元亮,前生刘伯伦。下一句是什么

卧将琴作枕,行以锸随身。上一句是什么

卧将琴作枕,行以锸随身。下一句是什么

岁要衣三对,年支谷一囷。上一句是什么

岁要衣三对,年支谷一囷。下一句是什么

园葵烹佐饭,林叶扫添薪。上一句是什么

园葵烹佐饭,林叶扫添薪。下一句是什么

没齿甘蔬食,摇头谢缙绅。上一句是什么

没齿甘蔬食,摇头谢缙绅。下一句是什么

自能抛爵禄,终不恼交亲。上一句是什么

自能抛爵禄,终不恼交亲。下一句是什么

但得杯中渌,从生甑上尘。上一句是什么

但得杯中渌,从生甑上尘。下一句是什么

烦君问生计,忧醒不忧贫。上一句是什么

头白醉昏昏,下一句是什么

狂歌秋复春。上一句是什么

狂歌秋复春。下一句是什么

一生耽酒客,上一句是什么

一生耽酒客,下一句是什么

五度弃官人。上一句是什么

五度弃官人。下一句是什么

异世陶元亮,上一句是什么

异世陶元亮,下一句是什么

前生刘伯伦。上一句是什么

前生刘伯伦。下一句是什么

卧将琴作枕,上一句是什么

卧将琴作枕,下一句是什么

行以锸随身。上一句是什么

行以锸随身。下一句是什么

岁要衣三对,上一句是什么

岁要衣三对,下一句是什么

年支谷一囷。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