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苦热中寄舒员外
作者: 白居易
何堪日衰病,复此时炎燠。
厌对俗杯盘,倦听凡丝竹。
藤床铺晚雪,角枕截寒玉。
安得清瘦人,新秋夜同宿。
非君固不可,何夕枉高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炎热的夏日身体虚弱,内心烦闷的感受。诗人觉得自己受不了这样的高温和身体的衰弱,更加厌倦那些俗世的喧嚣和繁杂的应酬,感到对杯盘之交的厌倦和对庸俗音乐的疲惫。他在藤床上,铺上了晚秋的雪白被褥,头枕着冰冷的角枕,希望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寻求片刻的清凉与安宁。诗人渴望能有一个清瘦的知己在新秋的夜晚与他共眠,感叹如果不是你不在身边,何必在这样的夜晚徒然徘徊。
注释:
- 何堪:何等忍受。
- 日衰病:日渐衰弱的身体。
- 炎燠:炎热。
- 俗杯盘:世俗的饮食、社交。
- 凡丝竹:常见的乐器,指世俗的音乐。
- 藤床:用藤条编成的床。
- 晚雪:形容被褥洁白如雪。
- 角枕:用角制成的枕头,形容冷。
- 安得:如何能够。
- 清瘦人:指清雅瘦弱的知己。
- 高躅:高处徘徊,指无所事事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诗歌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而受到广泛欢迎,他的作品涵盖了人生的各个方面,尤其擅长描绘社会生活和个人感受。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白居易晚年,正值酷暑时节,诗人因身体虚弱而感到烦闷,并对世俗生活感到厌倦,寄托了他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苦热中寄舒员外》是一首极具个人情感色彩的诗作。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出炎热天气下的痛苦与无奈,表达了对身体衰弱和世俗生活的深切反思。开篇的“何堪日衰病,复此时炎燠”,将读者立即带入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他对高温和身体不适的无奈。接着,诗人转而对日常繁杂的社交表示厌倦,通过“厌对俗杯盘,倦听凡丝竹”两句,传达出他对浮华生活的失望与疲惫。
在意象的构建上,诗人通过“藤床铺晚雪,角枕截寒玉”营造出一种清凉的氛围,反衬出他内心的渴望与孤独。最后,诗人用“安得清瘦人,新秋夜同宿”表达了对知己的渴望,显示出他对情谊的珍视以及对温暖陪伴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白居易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既有对自然的感慨,也有对人际关系的反思,给人以深刻的共鸣和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何堪日衰病,复此时炎燠”:感慨身体虚弱,无法忍受炎热。
- “厌对俗杯盘,倦听凡丝竹”:对世俗生活和音乐感到厌倦。
- “藤床铺晚雪,角枕截寒玉”:描绘清凉的环境,寓意诗人渴望清静。
- “安得清瘦人,新秋夜同宿”:希望能有知己相伴,表达对友谊的向往。
- “非君固不可,何夕枉高躅”:感叹友人不在的孤独与无奈。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藤床”和“角枕”比喻清凉和安宁。
- 对仗:如“俗杯盘”和“凡丝竹”,表现出诗的工整和谐。
- 夸张:对身体虚弱和炎热的描述,增强情感的表达。
-
主题思想:诗中表现了对身体虚弱、世俗繁杂的厌倦,以及对知己情谊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与思考。
意象分析:
- 藤床:象征清凉舒适的环境,反映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角枕:寓意冰冷,体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清冷。
- 晚雪:象征纯洁与清凉,反衬出诗人的烦闷与渴望。
- 清瘦人:代表知己,象征着诗人对温暖情谊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俗杯盘”指的是什么?
- A. 世俗的饮食和社交
- B. 古代的乐器
- C. 自然景色
-
诗人在诗中渴望与谁同宿?
- A. 朋友
- B. 知己
- C. 家人
-
“藤床铺晚雪”中“晚雪”象征什么?
- A. 温暖
- B. 清凉
- C. 悲伤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杜甫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白居易 vs. 杜甫:两位诗人都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白居易更加注重内心情感的细腻描写,而杜甫则更关注社会现实与历史背景的结合。白居易的语言更加通俗易懂,而杜甫的作品则常常带有沉重的社会责任感。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文选》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