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任静江经略安抚日元夕奉亲出郊)》
时间: 2025-01-27 03:16:2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鹧鸪天(任静江经略安抚日元夕奉亲出郊)
作者:邹应龙 〔宋代〕
彩结轻车五马随。
倾城争出看花枝。
笙歌十里岩前去,
灯火千门月下归。
莲炬引,老莱衣。
蛾眉无数卷帘窥。
谁知万里逢灯夕,却胜寻常三五时。
白话文翻译:
诗中描绘了元宵节的热闹景象:彩车轻便,五匹马相随,整个城市的人都争相出来观赏花灯。笙歌声在十里之外的山前响起,月下的灯火映照着千家万户。莲花灯引导着人们,老莱子(古代传说中的老人)穿着衣服,许多美眉在窗帘后偷偷窥视。谁能想到,万里之外的灯会相逢,竟然比平常的三五佳节更为热闹。
注释:
- 彩结轻车:彩车,指装饰华丽的车子,象征节日的欢庆。
- 倾城:全城的人。
- 笙歌:指乐器和歌声,象征欢乐的气氛。
- 莲炬引:莲花形状的灯,代表节日的灯火。
- 老莱衣:老莱子是历史故事中的人物,常用来象征长寿与快乐。
典故解析:
- 老莱衣:老莱子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个长寿老人,象征着节日的欢乐和长寿。
- 蛾眉:指美丽的女子,表现出节日的欢愉和青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邹应龙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流畅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生活的美好和人间的欢愉,尤其注重节日的氛围。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元宵节,作者通过描绘节日的盛况,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亲情的珍视,体现了宋代社会的繁荣与和谐。
诗歌鉴赏:
《鹧鸪天》以元宵节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节日的热烈氛围。诗中“彩结轻车五马随”一句,便以生动的画面感引入,仿佛让人置身于人潮涌动的街头,感受到那种欢快的节日气氛。接着,笙歌与灯火的描绘,不仅展示了人们的欢聚与热闹,更营造出一种温馨的团圆之感。最后,诗人以“谁知万里逢灯夕,却胜寻常三五时”一语,升华了全诗的情感,暗示着在这个特别的时刻,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更为深厚,超越了平常的节日,将团圆的意义推向了高潮。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节日的欢乐,更传达了对亲情与团圆的深深眷恋,展现了宋代社会的和谐与繁荣,给人一种美好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彩结轻车五马随:色彩斑斓的车子轻便,五匹马跟随,展现出节日的热闹。
- 倾城争出看花枝:全城的人都争先恐后地出来观赏花灯,表现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 笙歌十里岩前去:乐声在十里外的山前荡漾,象征着喜庆和欢乐。
- 灯火千门月下归:在月光下,千家万户的灯火交相辉映,营造出温馨的团圆场景。
- 莲炬引,老莱衣:莲花形状的灯光引导着人们,老莱子象征着长寿和欢愉。
- 蛾眉无数卷帘窥:许多美女在窗帘后偷偷观看,增添了节日的趣味。
- 谁知万里逢灯夕,却胜寻常三五时:谁能想到,这远道而来的灯会相聚,竟然比平常的节日更热闹。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莲炬引”将灯比作莲花,生动形象。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节奏感。
- 拟人:如“蛾眉无数卷帘窥”,赋予了人性化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元宵节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节日的欢庆与人们的团聚,表达了对亲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宋代社会的繁荣与和谐。
意象分析:
- 彩车:象征节日的欢庆与吉祥。
- 灯火:代表团圆、温暖的家庭氛围。
- 笙歌:音乐与欢乐,表现出节日的热闹。
- 蛾眉:美丽的女子,象征青春与爱情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下列哪一句描绘了节日的热闹景象?
- A. 笙歌十里岩前去
- B. 老莱衣
- C. 蛾眉无数卷帘窥
-
诗中提到的“莲炬”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莲花形状的灯
- C. 一种乐器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元宵夜》:李清照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元宵夜》与《鹧鸪天》的对比:两首诗均描绘了元宵节的热闹氛围,但李清照更多地注重情感的细腻描写,而邹应龙则突出热闹景象。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宋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