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近(晚集后园)》

时间: 2025-01-27 03:16:44

寻得一枝春,惊动小园花月。

把酒放歌添烛,看连林争发。

从今日日有花开,野水酿春碧。

旧日爱闲陶令,作江南狂客。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寻得一枝春,惊动小园花月。
把酒放歌添烛,看连林争发。
从今日日有花开,野水酿春碧。
旧日爱闲陶令,作江南狂客。

白话文翻译:

寻找到一枝春天的花,惊动了小园中的花和月亮。
一边喝酒一边唱歌,烛光摇曳,观赏着林木争相吐绿。
从今往后,每一天都有花开,野水酿成春天的碧绿。
我曾经爱好陶渊明那种悠闲的生活,如今却成了江南的狂客。

注释:

  • 寻得:找到。
  • 惊动:打扰、惊醒。
  • 小园:小花园。
  • 放歌:唱歌。
  • 添烛:点上蜡烛,形容烛光明亮。
  • 连林:连片的树林。
  • 争发:争相生长、发芽。
  • 野水:自然流淌的水。
  • 酿春碧:酿造出春天的碧绿。
  • 陶令:指陶渊明,著名的隐士诗人。
  • 狂客:指追求自由、洒脱生活的人。

典故解析:

陶渊明(陶令)是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以隐居山林、写诗歌而闻名,代表作品有《桃花源记》。在这首诗中,提到陶渊明,表现出对他那种悠然自得、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彦端,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常常在作品中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晚春时节,诗人身处后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好事近(晚集后园)》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寻得一枝春,惊动小园花月”,以“寻得”开篇,透露出一种寻觅的情感。小园中的花与月因为春天的到来而被惊动,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接下来的“把酒放歌添烛”,则将诗人的欢愉心情渗透其中,烛光下的歌唱与饮酒,营造出一种惬意而欢快的氛围。诗中的“看连林争发”,将春天的繁荣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致,仿佛可以看到一片片新绿在阳光下争相生长。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陶渊明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自己在享受这份生活时的惬意与狂放。整首诗在恬淡的自然景色中,蕴含了对自由人生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乐观、自由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寻得一枝春:找到一枝春花,表现出诗人积极寻找春天的心态。
  2. 惊动小园花月:春天的到来让小花园中的花和月都为之动容,生动形象。
  3. 把酒放歌添烛:在春夜中,诗人举杯唱歌,烛光映照,增添了热闹的气氛。
  4. 看连林争发:目睹林木在春天中争相发芽,象征着生命的蓬勃发展。
  5. 从今日日有花开:预示着未来的日子将会是花开不断,象征着美好的生活。
  6. 野水酿春碧:自然的水流带来春天的绿意,描绘出和谐美丽的自然景象。
  7. 旧日爱闲陶令:忆起自己曾经向往陶渊明那种闲适的生活。
  8. 作江南狂客:如今成为了江南的浪荡客,表现出一种洒脱与追求个性的人生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比作一枝花,生动形象。
  • 拟人:小园的花和月被“惊动”,赋予了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把酒放歌添烛,看连林争发”,形式美感突出。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日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蕴含的闲适与狂放,使得整首诗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意象分析:

  • 春花:象征生命与希望。
  • 小园:代表了宁静的生活空间。
  • 烛光:象征温暖与欢聚的氛围。
  • 林木:象征生命的勃发与自然的力量。
  • 陶渊明:象征闲适、自由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陶令”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杜甫
    C. 陶渊明
    D. 白居易

  2. 诗中“添烛”指的是什么情景? A. 点蜡烛
    B. 增添乐器
    C. 增加食物
    D. 增添朋友

  3. 诗中的“从今日日有花开”表达了什么? A. 期待未来的美好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生活的失望
    D. 对春天的恐惧

答案:

  1. C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系列诗作:表现隐逸生活的乐趣与自然之美。
  • 杜甫《春望》:描绘春天的景象与人生感慨。

诗词对比:

  • 比较赵彦端的《好事近》与陶渊明的《饮酒》,可以看到虽然主题相似,但赵的作品更显欢快与洒脱,而陶的则多了一份沉思与淡泊。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关于宋代诗人的作品集。
  2. 《陶渊明传》:详细介绍陶渊明生平及其影响。
  3. 《中国古诗词鉴赏》:分析古诗词的技巧与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