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晏相公触事成咏四首》

时间: 2025-01-26 04:23:16

栟桐结双根,皮附若毛氄。

乘秋一剪剥,碧叶始竦竦。

岂识山中木,终年自拥肿。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栟桐结双根,皮附若毛氄。
乘秋一剪剥,碧叶始竦竦。
岂识山中木,终年自拥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植物,栟桐,生长得非常茂盛。它的树根交错相连,树皮如同细毛一样覆盖在树干上。秋天来临时,叶子被一剪而剥,绿叶才开始轻轻颤动。它岂会知道山中还有其他的树木,反而一年四季都在独自茁壮成长。

注释:

  • 栟桐:一种常绿树木,木材坚硬,常用作建筑材料和家具。
  • 双根:形容树木的根部交错生长。
  • :意指如毛的,形容树皮的细腻。
  • 竦竦:形容树叶轻轻颤动的样子。
  • 拥肿:指树木壮大,形态丰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维,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诗风受到前人影响,同时又具有独特的个人风格,擅长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观察自然界中植物生长的过程中,表达了对生命力的赞美。诗人通过描绘栟桐的生长,反映了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韧性。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栟桐为题,生动地描绘了其生长的状态。诗的前两句通过形象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栟桐的根系交错和树皮的细腻,传达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气息。秋天的到来,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诗人用“一剪剥”来展现秋天的动作,似乎在暗示着生命的变化与无常。然而,尽管有外界的影响,栟桐依然坚持自己的生长,表现出一种孤傲与坚定。最后,诗人通过“岂识山中木”提出了栟桐的自我意识,强调它即便在茂盛的环境下,也始终保持自我的独特。

整首诗在意象上极为丰富,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折射出人们在生活中所面对的孤独与坚持,展现了生命的韧性和对自我价值的坚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栟桐结双根:描绘栟桐的根部,强调其生长的稳固。
  2. 皮附若毛氄:形容树皮的细腻,增强视觉效果。
  3. 乘秋一剪剥:秋天来临,暗示着生命的变化。
  4. 碧叶始竦竦:绿叶轻轻颤动,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植物的生命力。
  5. 岂识山中木:表达了栟桐的自我意识,暗示其独立生长的状态。
  6. 终年自拥肿:强调栟桐一年四季都在茁壮成长,象征着生命的坚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树皮比作毛氄,增强了形象感。
  • 拟人:赋予植物以意识,表现出其独特的生长方式。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栟桐的生长过程,表达了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以及在面对孤独和环境变化时,依然保持自我、坚持生长的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栟桐:象征坚韧与生命力。
  • :象征时间的变迁与生命的无常。
  • 碧叶:象征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栟桐的根部是怎样的?
    A. 单根
    B. 双根
    C. 无根

  2. 秋天的到来,栟桐的叶子有什么变化?
    A. 凋零
    B. 开花
    C. 轻轻颤动

  3. 诗中提到栟桐“岂识山中木”,这表达了什么?
    A. 栟桐的孤独
    B. 栟桐的友好
    C. 栟桐的懦弱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可以将韩维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前者侧重于对自然的观察与理解,而后者则表现出对人生的豪情与哲思。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史》
  • 韩维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