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日作》

时间: 2025-01-23 22:32:33

初阳动新琯,微霰集前墀。

举宗会佳节,拜贺俨成仪。

念我闺中人,独此隔容徽。

昔同奉祭笾,今自享酹卮。

仿佛平生像,凄怆故年衣。

寒灯清无光,僮使侍虚帷。

对之忽悲结,零泪不可挥。

娇儿何所识,摴博自为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冬至日作
作者: 韩维

初阳动新琯,微霰集前墀。
举宗会佳节,拜贺俨成仪。
念我闺中人,独此隔容徽。
昔同奉祭笾,今自享酹卮。
仿佛平生像,凄怆故年衣。
寒灯清无光,僮使侍虚帷。
对之忽悲结,零泪不可挥。
娇儿何所识,摴博自为嬉。

白话文翻译

初升的阳光照射着新制的琯,细小的霰雪聚集在前院的门阶。全家欢聚庆祝佳节,恭敬地互致祝贺,仪态端庄。心中念念不忘我的妻子,此时却只能隔着窗户相望。往昔我们一起奉祭,今天却只能自己享用酒杯。仿佛看到往日的影像,令人感到凄凉,想起故年旧衣。寒灯下光线微弱,仆人侍奉在空寂的帷帐里。对着这一切,忽然悲伤涌上心头,泪水止不住地流淌。娇儿无所觉知,自在玩耍嬉笑。

注释

  • :古代一种乐器,制成的器物,象征节日气氛。
  • :小雪,指细小的雪花。
  • 奉祭笾:笾是古代用来盛祭品的器具,表示共同祭祀的情景。
  • 酹卮:酹酒的酒杯,象征个人独自享用的孤独感。
  • 虚帷:空荡荡的帷帐,暗示孤独和冷清的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维(生卒年不详),字君实,号一斋,宋代诗人,擅长五言律诗与古风,作品多描写人生感悟和家庭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冬至这一传统节日,表达了作者对家人的思念和节日的孤独感。冬至是家人团聚的时刻,但由于身处异地,作者感到深深的遗憾与孤独。

诗歌鉴赏

《冬至日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节日中的孤独与思念之情。初阳的升起象征着新生与希望,但伴随而来的微霰却暗示了寒冷和孤寂。全家欢聚的场景与作者身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使得节日的喜庆气氛显得格外刺眼。作者对妻子的思念尤为突出,回忆起过去共同祭祀的时光,愈发显得遗憾和凄凉。诗中提到的寒灯、虚帷,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节日的欢愉在作者心中荡然无存。结尾处,娇儿的嬉笑虽显得无忧无虑,却更加强了诗人的孤独感,令人唏嘘不已。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对家庭、亲情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初阳动新琯:新年初升的阳光照耀着新制的器具,象征着节日的来临。
  • 微霰集前墀:小雪聚集,渲染了冬日的寒冷。
  • 举宗会佳节:全家人在节日里欢聚,气氛庄重。
  • 拜贺俨成仪:互致祝福,体现了节日的礼仪。
  • 念我闺中人:表达对妻子的思念。
  • 独此隔容徽:只能在远处看到,感到格外孤独。
  • 昔同奉祭笾:共同祭拜的往昔记忆。
  • 今自享酹卮:如今只能独自享用,体现孤独感。
  • 仿佛平生像:回忆往昔的景象,感到无比凄凉。
  • 凄怆故年衣:旧衣物唤起对过去的怀念。
  • 寒灯清无光:微弱的灯光,映衬出冷清的环境。
  • 僮使侍虚帷:仆人侍奉在空荡的帐篷里,更显孤独。
  • 对之忽悲结:面对这一切,心中不觉悲伤。
  • 零泪不可挥:泪水止不住地流淌,表达内心的痛楚。
  • 娇儿何所识:孩子却对此毫不知情。
  • 摴博自为嬉:孩子们无忧无虑地玩耍,形成鲜明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冬至的初阳比作新生,形成期待与现实之间的对比。
  • 拟人:寒灯无光、虚帷侍使,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的情感,增强孤独感。
  • 对仗:如“举宗会佳节,拜贺俨成仪”,增强诗篇的韵律感。

意象分析

  • 初阳:象征希望与新生。
  • :寒冷、孤独的象征。
  • 祭笾:家庭团聚与亲情的象征。
  • 寒灯:孤独与冷清的象征。
  • 娇儿:无忧无虑的生活对比,增强孤独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冬至日作》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韩维
    C. 李白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微霰”指的是什么?
    A. 大雨
    B. 小雪
    C. 风雪
    D. 阳光

  3. 诗人对哪位家人的思念最为深刻?
    A. 祖父
    B. 妻子
    C. 孩子
    D. 父亲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韩维的《冬至日作》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同为表达对家庭、田园生活的向往,但韩维更多侧重于节日的孤独与思念,而陶渊明则表现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归属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语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