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荆推德厚,千里远從师。
奥识通三教,清声冠一时。
就招虽暂至,恋本固难移。
故老称前事,儒宗道益滋。
白话文翻译:
南方的荆州推崇德行深厚,千里之外的人都愿意向他学习。他的深刻见解通晓三教(儒、释、道),清雅的声望在当时无人能及。虽然他的名声虽短暂地吸引了众人,但他对本性的依恋是难以改变的。长辈们都称赞他过去的成就,儒家的宗旨因此更加滋长。
注释:
- 南荆:指南方的荆州,象征着德行和学术的传播。
- 德厚:指道德修养深厚。
- 千里远從师:形容众人愿意远道而来向他学习。
- 奥识:深奥的见解。
- 三教:指儒教、道教和佛教。
- 清声:指声望清雅高洁。
- 就招:指应召或受到邀请。
- 恋本:对本性或根本的依恋。
- 故老:指年长的人。
- 儒宗道益滋:儒家的道理得以滋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夏竦,宋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以其深厚的学识和独特的文学风格而闻名,尤其擅长古诗的创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作者读完《周书》后所作,体现了对儒家文化的推崇与对道德教育的重视。诗中反映了南方的学术氛围及其对后代的影响,传达出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敬仰。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深刻的思想内涵,表达了对德行与学问的推崇。开头两句提到荆州的德行,强调了德行的力量,说明一个人的品德能够吸引他人,甚至跨越千里而来向其学习。接着提到作者的深奥见解不仅通晓儒释道三教,且在当时的声望清高,表明他在文化上的卓越贡献。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个人情感,虽然名声能够吸引众人,但固有的性情和信念却难以改变,这种对本性的忠诚与坚守,体现了作者的深刻思考与自我反省。同时,长者对他成就的认可,进一步强调了儒家教育的深远影响,显示出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整首诗在情感上流露出一种对传统文化的敬畏,既有对他人德行的赞美,也有对自身价值观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生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南荆推德厚:南方的荆州以其厚重的德行著称。
- 千里远從师:远道而来的弟子都愿意向荆州的贤者学习。
- 奥识通三教:他具备深刻的见识,能够融会贯通儒、释、道三教。
- 清声冠一时:他的声望在当时无与伦比,清澈高雅。
- 就招虽暂至:虽然他受到的召唤是短暂的。
- 恋本固难移:他对自己本性和理念的依恋是难以改变的。
- 故老称前事:年长者赞誉他的过去成就。
- 儒宗道益滋:因此,儒家的教义和道理愈加滋长。
修辞手法
- 对比:将他人的德行与自身的追求进行对比,反映出个人的内心挣扎。
- 排比:使用多个短句来强调对德行和学识的尊重。
- 象征:荆州象征着文化的传承与德行的力量。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德行、学问的敬仰,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诗人通过对南方贤者的描绘,反映出儒家思想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影响中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荆州:象征着文化与道德的汇聚之地。
- 德行:代表了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
- 三教: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三教”指的是哪三种思想? A. 儒教、道教、佛教
B. 儒教、基督教、佛教
C. 道教、伊斯兰教、佛教 -
诗中“清声冠一时”意指什么? A. 他的声音清晰
B. 他的声望在当时无人能及
C. 他在音乐上有成就 -
“恋本固难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金钱的追求
B. 对本性的依恋
C. 对名声的渴望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 《登高》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 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体现了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感悟与思考,和《奉和御製读后周书》在主题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 《登高》 通过对人生的感慨与哲理的探讨,与《奉和御製读后周书》在对个人修养的重视上有相似之处,但其情感基调更为沉重。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诗宋词解析》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古典诗词的魅力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