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御製读唐书》

时间: 2025-01-10 22:37:01

天祚文皇德,元成雅道施。

纳忠裨阙政,偃革致昌期。

宴喜刀方解,人亡鉴遽隳。

数行遗奏在,犹可动神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和御製读唐书
作者: 夏竦

天祚文皇德,元成雅道施。
纳忠裨阙政,偃革致昌期。
宴喜刀方解,人亡鉴遽隳。
数行遗奏在,犹可动神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赞美了唐朝的文治和皇帝的德行,认为元成皇帝施行了高雅的治国之道,接受忠臣的建议来弥补政事上的不足,使国家繁荣昌盛。即便在宴会上,刀剑已然解开,然而人亡后,往日的荣耀也迅速消逝。遗留下来的奏章,仍然能够感动天地神灵。


注释:

字词注释:

  • 天祚:天的庇佑与恩泽。
  • 文皇:指唐朝的皇帝,文治之主。
  • 元成:元成皇帝,指唐太宗李世民。
  • 雅道:高雅的治国之道。
  • 纳忠:接受忠臣的建议。
  • 阙政:缺失的政事。
  • 偃革:停止旧的制度,进行改革。
  • 昌期:繁荣的时期。
  • 宴喜:宴会上的欢庆。
  • 刀方解:刀剑已放下,象征和平。
  • 人亡:人去世,指代王朝的衰败。
  • 鉴遽隳:迅速消亡的光辉。
  • 数行遗奏:几行遗留下来的奏章。
  • 动神祗:感动神灵。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天祚文皇德”表现出对唐朝皇帝的赞美,反映出对历史的敬仰与反思。同时,诗中提到的“刀方解”与“人亡”则暗指历史的无常与朝代的更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夏竦(约996-1040),字宗俊,号云峰,宋代诗人,因其才华出众而受到重用,尤其在文治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其诗风清新,擅长描绘历史与人情。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宋代,国家正值盛世,诗人借古喻今,反思唐朝的兴衰,旨在提醒当时的统治者应当吸取历史教训,以保持国家的繁荣。


诗歌鉴赏:

《奉和御製读唐书》是一首反映历史与现实的诗作,诗中通过赞美唐代文治的皇帝与治国理念,表达了对历史的深思。开头的“天祚文皇德”即点明了诗人对唐朝皇帝德行的赞美,接着则指出,虽然唐朝在元成皇帝的治理下,国家繁荣昌盛,但政治的缺陷依然存在,忠臣的建议未必被重视,这种对比反映了历史的复杂性。

“宴喜刀方解”的描写,表现出一种盛世的欢庆气氛,但随后的“人亡鉴遽隳”则突显了历史的无情与变幻,正如盛世之下,潜藏着衰亡的暗流。最后的“数行遗奏在,犹可动神祗”更是发出一种历史的警示,遗留的奏章仍然能感动天地,提醒后人珍惜当下的繁荣。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鲜活,既有对唐代的深刻反思,也蕴含了对历史教训的警醒,展现了夏竦作为诗人的历史责任感与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祚文皇德:指出文治的皇帝受到天的庇佑与恩泽。
  • 元成雅道施:强调元成皇帝推行高雅的治国之道。
  • 纳忠裨阙政:承认忠臣的建议对弥补政治的不足有重要作用。
  • 偃革致昌期:停止不必要的改革,迎来繁荣的时代。
  • 宴喜刀方解:宴会上的欢庆气氛,象征着和平。
  • 人亡鉴遽隳:揭示了历史的无常与朝代的更替。
  • 数行遗奏在:强调留下的奏章仍有其历史价值。
  • 犹可动神祗:最后强调历史留下的文化遗产能够感动神灵。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仗、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与表现力,如“宴喜刀方解”与“人亡鉴遽隳”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盛世与衰亡的对立。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唐代兴衰的反思,传达了历史的无情与变幻,提醒后人珍惜当下的繁荣,警醒统治者应当吸取历史教训,以保持国家的繁荣与稳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皇德:象征着统治者的德行。
  • 雅道:象征着高雅的治国理念。
  • :象征着战争与和平。
  • 神祗:象征着历史的尊重与文化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天祚文皇德”意指什么?
    A. 皇帝的德行受到天的庇佑
    B. 皇帝的德行受到人民的支持
    C. 皇帝的德行受到历史的审判

  2. “宴喜刀方解”中的“刀”象征着?
    A. 战争
    B. 和平
    C. 权力

填空题:
这首诗的作者是__(填入作者名字)。
诗中提到的“元成”是指__(填入具体皇帝名字)。

判断题:
这首诗赞美了唐代的皇帝,同时也反映了对历史的警惕。(判断对错)

答案:

  1. A
  2. B
    填空:夏竦;唐太宗李世民
    判断: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登高》 – 杜甫
  2. 《春望》 – 杜甫
  3. 《滕王阁序》 – 王勃

诗词对比:

  • 对比《登高》中的忧国忧民的情怀与《奉和御製读唐书》中对历史兴衰的反思,前者更强调个人的感受,后者则更侧重于历史的教训与国家的命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唐诗三百首》
  2. 《宋诗选》
  3.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