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 梦旻庵兄,觉后追忆梦中情景,怆然赋此》
时间: 2025-04-28 07:20:5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是先生远出恰归来,满室问经人。乍掀帘半面,眉间倦意,犹带风尘。漫讶中郎有女,拂榻为铺茵。觉后思颜色,无限伤神。记得论文樽酒,在柳泉花坞,携手吴陈。耐几番追忆,雨夕更风晨。起中宵何堪回首,竟坐看斯疾夺吟身。凭谁问中年哀乐,昨夜星辰。
白话文翻译:
这位先生远行后刚好回来,满屋子都是询问经书的人。刚掀开帘子,看到他面带倦意,身上还带着风尘。让我感到惊讶的是,年轻的郎君竟然有了女儿,轻拂床榻为她铺上柔软的垫子。醒来后回想起她的容颜,不禁让我感到无尽的伤感。记得曾与她在柳泉花坞中,举杯畅饮,手挽手与吴和陈两位朋友相伴。经过几次的追忆,在雨夜与清晨的风中更显得沉重。午夜时分,回首往事让人难以承受,竟然只能静坐着,看着这疾速夺走我吟诗的生命。谁能问我中年的悲欢离合,昨夜的星辰又在何方。
注释:
- 乍掀:突然掀起。
- 倦意:疲倦的神情。
- 漫讶:随意感到惊讶。
- 樽酒:酒杯。
- 柳泉花坞:指柳树环绕的泉水旁的花丛。
- 耐几番追忆:忍耐几次的追忆。
典故解析:
- 柳泉花坞:可能指代某个有名的景点或诗人心中理想的归处,象征着美好的回忆与青春的往事。
- 星辰:常在古诗中象征理想、希望和人生的变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翼奇,现代诗人,以抒情诗见长,常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活场景反映人性与社会。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作者与友人分别后,回忆往昔相聚的时光,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追忆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八声甘州 梦旻庵兄》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作者通过对梦境的回忆,展现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开头几句描绘了一个疲惫的归人,正是对生活的无奈与感伤的真实写照。随着诗的深入,情感愈发浓烈,回忆起往昔的美好时光,不禁让人感到惆怅。
在诗中,作者通过“柳泉花坞”这一意象,唤起了青春的回忆,那是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地方。而“雨夕更风晨”则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对过往的深切怀念。最后,作者在中宵的沉思中,直面人生的无常,令人感到深深的哲思与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过去的怀念,又有对未来的思考,展现了人生的复杂与深邃。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捕捉了那一瞬间的美好与哀伤,让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是先生远出恰归来”:描写一位朋友远行后归来,营造了期待与重逢的氛围。
- “满室问经人”:房间里满是询问学问的人,表现出对知识的追求。
- “乍掀帘半面,眉间倦意,犹带风尘”:描绘归人疲惫的样子,暗示生活的艰辛。
- “漫讶中郎有女,拂榻为铺茵”:惊讶于年轻人已有家庭,表现出时光的流逝。
- “觉后思颜色,无限伤神”:醒来后想着她的容颜,让人无限伤感。
- “记得论文樽酒,在柳泉花坞,携手吴陈”:回忆与友人饮酒的美好时光。
- “耐几番追忆,雨夕更风晨”:承受重温记忆的痛苦与孤独。
- “起中宵何堪回首,竟坐看斯疾夺吟身”:在夜深人静时,回首往事的无奈与痛苦。
- “凭谁问中年哀乐,昨夜星辰”:感叹人生的悲欢离合,夜空中的星辰成了无言的见证。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的回忆比作夜空中的星辰,象征着美好却遥不可及的事物。
- 对仗:诗中有不少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梦中情景的追忆,反映了对逝去岁月的感慨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情感深邃且细腻。
意象分析:
- 柳泉花坞:象征着青春的美好与纯真,承载着诗人对往昔的怀念。
- 星辰:象征着理想与希望,也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
- A. 青春的回忆
- B. 生活的无奈
- C. 人生的悲欢离合
- D. 以上皆是
-
“柳泉花坞”在诗中象征着:
- A. 友谊
- B. 美好的回忆
- C. 未来的希望
- D. 生活的艰辛
-
诗中提到的“昨夜星辰”主要表达了对:
- A. 理想的追求
- B. 逝去时光的感慨
- C. 生活的乐趣
- D. 友人的思念
答案:
- D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关于青春与往事的诗句。
-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表达对孤独与往昔的思考。
诗词对比:
- 王翼奇的《八声甘州》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生命的思考,但王翼奇更显沉重与哲思,而李清照则更多表现出细腻的情感与女性的柔美。
参考资料:
- 《现代诗人作品集》
- 《古典诗词鉴赏》
- 《王翼奇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