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武宣教徯四首》
时间: 2025-02-04 17:04:0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挽武宣教徯四首 廖行之 〔宋代〕
南楚东吴万里长,几年来往共资装。 公方著脚功名路,我办卜邻文物乡。 雅意嘉招言在耳,赠行新句墨犹香。 追思气概生涯语,诚意谆谆总括囊。
白话文翻译:
南楚到东吴的距离万里漫长,几年来我们相互支持,共同准备行装。 您正踏上追求功名的道路,而我则打算在文化之乡寻找邻居。 您的美好邀请言犹在耳,赠别的新诗墨香依旧。 回忆起您那豪迈的生涯话语,真诚的教诲总是包含其中。
注释:
字词注释:
- 南楚东吴:指南方的楚地和东方的吴地,泛指遥远的地方。
- 资装:准备行装。
- 著脚:踏上,开始。
- 卜邻:选择邻居,指寻找居住地。
- 雅意:美好的意愿。
- 嘉招:美好的邀请。
- 新句:新写的诗句。
- 墨犹香:指书写不久,墨香尚存。
- 气概:豪迈的气魄。
- 生涯语:生活中的话语。
- 诚意谆谆:真诚而恳切的教诲。
- 总括囊:总括,包含一切。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描述诗人与友人的交往和分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廖行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的真诚祝福。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廖行之为送别友人武宣教而作,表达了对友人前程的祝愿和对过去共同经历的回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述与友人多年的交往和分别,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诗中“南楚东吴万里长”描绘了两人相隔的遥远距离,而“几年来往共资装”则体现了他们之间的相互支持和准备。后两句“公方著脚功名路,我办卜邻文物乡”分别表达了友人追求功名和诗人自己寻找文化之乡的愿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结尾的“追思气概生涯语,诚意谆谆总括囊”则是对友人豪迈气概和真诚教诲的回忆和赞美,充满了深情和敬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地理距离的描述,展现了两人之间的遥远和不易。
- 次句强调了多年的相互支持和准备,体现了深厚的友情。
- 第三句表达了友人追求功名的决心,而诗人自己则有不同的生活选择。
- 第四句通过“雅意嘉招”和“赠行新句”表达了友人的美好邀请和诗人的感激。
- 结尾两句则是对友人豪迈气概和真诚教诲的回忆和赞美,充满了深情和敬意。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友人和诗人不同的生活选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比喻:“墨犹香”比喻诗句的新鲜和美好。
- 排比:通过“追思气概生涯语,诚意谆谆总括囊”形成了排比,增强了语势。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友情和分别,通过描述与友人的交往和分别,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南楚东吴:遥远的地理距离,象征着分离。
- 资装:准备行装,象征着共同的经历和准备。
- 功名路:追求功名的道路,象征着友人的未来。
- 文物乡:文化之乡,象征着诗人的生活选择。
- 墨犹香:新写的诗句,象征着美好的回忆和祝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南楚东吴”指的是什么? A. 南方的楚地和东方的吴地 B. 南方的楚国和东方的吴国 C. 南方的楚州和东方的吴州 D. 南方的楚郡和东方的吴郡
-
诗中“资装”的意思是什么? A. 资助装备 B. 准备行装 C. 资助装饰 D. 准备装饰
-
诗中“雅意嘉招”指的是什么? A. 美好的意愿和邀请 B. 雅致的意愿和招待 C. 嘉奖的意愿和招呼 D. 雅致的意愿和招呼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样表达了送别友人的情感。
- 杜甫的《赠卫八处士》:表达了与友人的深厚友情。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与廖行之的《挽武宣教徯四首》都表达了送别友人的情感,但王维的诗更侧重于对友人前程的祝愿和对边塞的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廖行之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诗词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词的详细解析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