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沈夫人》

时间: 2025-02-04 15:28:06

人道孝为大,斯言俗之砭。

簪緌颡犹泚,乃能出闺帘。

逶迤竟潜通,姑慈霁霜严。

老禅入宵梦,薄云为之歼。

净心正觉成,妙解脱妄粘。

宝莲托净质,此理遥已占。

君看数珠轮,此句吾为拈。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人道孝为大,斯言俗之砭。
簪緌颡犹泚,乃能出闺帘。
逶迤竟潜通,姑慈霁霜严。
老禅入宵梦,薄云为之歼。
净心正觉成,妙解脱妄粘。
宝莲托净质,此理遥已占。
君看数珠轮,此句吾为拈。

白话文翻译:

人们常说孝道是最重要的,这话是对世俗的批评。
即使佩戴着华丽的头饰,仍然会流泪,才敢走出闺房的帘子。
纵然万事缠绕,姑姑的宽厚能让人心如霜雪般清明。
老僧入梦,薄云也为之消散。
心灵净化后,正觉便能实现,妙法使人解脱妄念的缠绕。
宝莲托起纯净的品质,这个道理早已看透。
你看那串念珠轮,我特别为你提到这一句。

注释:

  • 孝为大:指孝道是最重要的。
  • 斯言俗之砭:这句话是对世俗观念的批评。
  • 簪緌:古代女子用的发饰。
  • 颡犹泚:意指即使外表华丽,内心仍有泪水。
  • 逶迤:曲折延伸。
  • 姑慈:指姑姑的仁爱。
  • 霁霜严:比喻心境清明如霜。
  • 老禅:老僧,指禅宗的修行者。
  • 薄云为之歼:轻薄的云彩也随之消散,象征烦恼消失。
  • 妙解脱妄粘:指通过智慧解脱于妄想的束缚。
  • 宝莲:象征纯洁美好的品质。
  • 数珠轮:念珠,象征修行和念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流谦,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作品展示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伦道德的思考。李流谦的诗作多以哲理性和情感深邃著称,常常借助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来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思想。

创作背景:

《挽沈夫人》是李流谦为悼念故人而作,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孝道的思考。作品中融入了对生命、死亡和人际关系的感悟,反映了作者对世俗价值的批判和对真实情感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探讨,在缅怀逝者的同时,传达了对孝道的深刻理解。开头提到“人道孝为大”,直接引入孝道的主题,随即对这一观念进行反思,显示出诗人对传统道德的质疑。诗中“簪緌颡犹泚”一句,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外表的华丽与内心的悲伤之间的矛盾,展现了人们在表面光鲜与内心苦痛之间的挣扎。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描写姑姑的仁慈和老僧的入梦,传达出一种超脱和解脱的境界,暗示通过内心的修行和净化可以达到一种精神上的安宁。

诗的后半部分更是深化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提到“净心正觉成”,强调心灵的清净和觉悟是解脱的关键。最后的“君看数珠轮”一句,既是对修行的呼唤,也是对读者的直接邀请,让人反思自身的生活和内心的追求。整首诗在情感上真挚,语言上简练,展现了李流谦对生命和人性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人道孝为大:强调孝道的重要性,是为人之根本。
  • 斯言俗之砭:质疑传统观念的局限性。
  • 簪緌颡犹泚:即使外表华丽,内心依然痛苦。
  • 乃能出闺帘:勇敢走出内心的封闭。
  • 逶迤竟潜通:生活的复杂与联系。
  • 姑慈霁霜严:宽厚的情感能带来清明。
  • 老禅入宵梦:修行者在梦中也能得到启发。
  • 薄云为之歼:烦恼也会像云彩一样消散。
  • 净心正觉成:内心的清净带来觉悟。
  • 妙解脱妄粘:智慧能解脱于妄想的束缚。
  • 宝莲托净质:珍贵的品质能够托起理想。
  • 此理遥已占:早已领悟此理。
  • 君看数珠轮:以念珠象征修行。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的苦楚与华丽的外表进行对比。
  • 对仗:如“姑慈霁霜严”,展现出对称美。
  • 拟人:让“薄云”为之消散,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孝道与人性展开,探讨了传统道德观念的局限性,并强调内心的修行和觉悟才是解脱之道,展现出一种对生活深刻的反思和对内心世界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传统美德的象征,代表家庭和谐。
  • 泪水:象征内心的痛苦和情感的真实。
  • :清明、纯净的象征。
  • 念珠:代表修行与信仰的工具,象征持之以恒的精神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流谦在诗中提到的“孝”为何被视为最重要的美德?

    • A. 因为它能带来财富
    • B. 因为它是社会的基石
    • C. 因为它能够得到他人的赞赏
  2. 诗中提到的“薄云为之歼”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对未来的希望
    • B. 对烦恼的释然
    • C. 对过往的怀念
  3. “宝莲托净质”中的“净质”指的是什么?

    • A. 内心的纯真
    • B. 外表的华丽
    • C. 社会的地位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送别》相对,李流谦的《挽沈夫人》在情感表达上更为内敛而深刻,王维则通过自然景物展现了对离别的感慨。两者在主题上都有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但表现方式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