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迹三首 其三》

时间: 2025-02-04 15:34:58

衰颜甘屏迹,幽事供高卧。

鸟下竹根行,龟开萍叶过。

年荒酒价乏,日并园蔬课。

犹酌甘泉歌,歌长击樽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衰颜甘屏迹,幽事供高卧。
鸟下竹根行,龟开萍叶过。
年荒酒价乏,日并园蔬课。
犹酌甘泉歌,歌长击樽破。

白话文翻译:

衰老的面容甘愿隐居,幽静的事情让我高卧于此。
鸟儿在竹根下行走,乌龟从浮萍上游过。
年景歉收,酒价下跌,日子里只有园中的菜肴可供。
我仍然喝着甘甜的泉水高歌,歌声悠长,酒樽也随之破裂。

注释:

字词注释:

  • 衰颜:衰老的面容。
  • 屏迹:隐居,隐藏行迹。
  • 幽事:幽静的事情,闲适的生活。
  • 竹根:竹子生长的根部,象征自然。
  • 萍叶:浮萍的叶子,水中漂浮的植物。
  • 年荒:年景歉收,指农作物收成不佳。
  • 酒价乏:酒的价格低廉,缺乏。
  • 园蔬:园中种植的蔬菜。
  • 犹酌:仍然饮酒。
  • 甘泉:甘甜的泉水。
  • 击樽破:击打酒樽,歌声响亮而破裂。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甘泉”与古代诗歌中常提及的饮水和高歌的意象相呼应,表现了隐居者的心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号称“诗圣”。他的诗反映了社会现实,具有深刻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他的作品多描绘战乱、饥荒等社会问题,充满了悲悯之情。

创作背景:
《屏迹三首》是杜甫晚年作品,正值国家动荡、社会困苦,诗人身处困境,表现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杜甫的《屏迹三首 其三》通过简练的诗句,生动地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宁静和对世事的无奈。诗的开头,诗人自述衰老的容颜与隐居的甘愿,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接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鸟儿在竹根下行走,乌龟在浮萍上游过,传达出一种和谐的生活状态,似乎在告诉我们,隐居的生活虽简朴,但也能找到自然的乐趣。

而后半部分则转向现实的无奈,年荒酒价乏,日并园蔬课,真切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困境和个人的窘迫。尽管生活艰辛,诗人依然保持乐观,犹酌甘泉歌,表现出在逆境中仍然能够享受生活的态度。这种对生活的坚韧与乐观,深刻表达了杜甫的情感,使这首诗在严肃中透出一丝温暖。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衰颜甘屏迹:诗人自觉年老,甘愿隐居,表现出一种淡泊与自知之明。
  • 幽事供高卧:幽静的事情支持着他高卧,显示隐居生活的悠闲与宁静。
  • 鸟下竹根行:描绘自然景象,象征着生活的简单与自然。
  • 龟开萍叶过:乌龟从浮萍上游过,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的和谐。
  • 年荒酒价乏:反映了生活困窘,社会动荡的现实。
  • 日并园蔬课:日常生活中,只有园中的蔬菜可供,生活的艰辛显而易见。
  • 犹酌甘泉歌:尽管生活困苦,诗人仍然能在泉水中找到乐趣。
  • 歌长击樽破:歌声悠长,表现对生活的热爱与坚持。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前后对比隐居的宁静与世事的困扰,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意象:运用自然意象(鸟、龟、竹、萍)表现生活的恬淡。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绘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现实生活的艰辛,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他在逆境中保持乐观的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自由与自然。
  • :象征长寿与宁静。
  • :象征坚韧与高洁。
  • :象征随遇而安,漂泊不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杜甫的《屏迹三首 其三》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隐逸与乐观
    C. 欢快
    D. 愤怒

  2. 诗中提到的“年荒”指的是什么?
    A. 年景丰收
    B. 年景歉收
    C. 年龄增长
    D. 年度变化

  3.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隐居生活的状态?
    A. 鸟与龟
    B. 酒与樽
    C. 酒与水
    D. 竹与萍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现隐居生活的诗歌。
  • 李白的《月下独酌》:表达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诗词对比:
杜甫与王维的隐居诗歌比较:
杜甫的诗更关注社会现实,情感深刻;王维的诗则更偏重于自然的美与个体的内心世界,情感较为轻松。两者各有特色,体现了不同的生活态度和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杜甫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杜甫诗歌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