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凉楼饮》

时间: 2025-01-23 10:07:58

携壶信步曳长筇,来趁楼头满面风。

龙驾金乌啼海北,鲸吹璧月上天东。

愁空浊酒襟怀豁,气入新诗句法雄。

此意谁人能会得,古今好个谪仙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晚凉楼饮
张弘范 〔元代〕

携壶信步曳长筇,
来趁楼头满面风。
龙驾金乌啼海北,
鲸吹璧月上天东。
愁空浊酒襟怀豁,
气入新诗句法雄。
此意谁人能会得,
古今好个谪仙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诗人悠闲地携带酒壶,漫步到楼头,感受着徐徐的晚风。他想借着这舒适的环境,尽情享受美酒。诗中提到的“龙驾金乌啼海北”暗指太阳的升起,鲸鱼的吹气则象征着月亮的升起,诗人借此描绘出自然的壮丽场景。诗人感到忧愁,然而在酒的浸染下,心灵却变得豁达,诗句也变得豪放有力。诗的最后,诗人感慨,谁能真正理解这种意境呢?自古以来,像他这样的谪仙般的存在实在不多。

注释

  • 携壶:携带酒壶,寓意饮酒。
  • 长筇:长竹杖,常用于行走。
  • 龙驾金乌:龙与金乌都是古代对太阳的象征。
  • 鲸吹璧月:鲸鱼的喷气声像是对月亮的呼唤,璧月即明亮的月亮。
  • 愁空:指内心的愁苦,感到空虚。
  • 襟怀豁:襟怀开阔,心境开朗。
  • 谪仙翁:指被贬谪的仙人,形容诗人高洁的品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弘范,元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生于书香门第,深受传统文化熏陶,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人生哲理,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诗人晚年时,心境豁达,寄情于酒,借以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透露出对世事的淡然与超然,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张弘范的《晚凉楼饮》是一首充满生机与哲思的诗歌。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自己对自由和愉悦的追求。开头的“携壶信步曳长筇”,展现了一个悠闲的画面,诗人携酒而行,轻松自在。接着,诗人描绘了日出和月升的壮丽景象,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壮观。

在“愁空浊酒襟怀豁”一句中,诗人将自己的愁苦与酒的浑浊对比,表现出在酒的浸润下,心灵的豁达和豪放。他通过酒来解忧,借酒抒怀,表达了人对生活的态度:即使生活中充满愁苦,也能通过自然的美、酒的情来获得心灵的慰藉。

最后一句“此意谁人能会得,古今好个谪仙翁”,则引发了对“谪仙”的思考,诗人自感与世俗格格不入,只有少数人能真正理解他的情怀。这句话不仅是对自身境遇的自省,更是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携壶信步曳长筇:诗人自信地携带酒壶,手持竹杖,表现出一种悠闲自在的状态。
  2. 来趁楼头满面风:来到楼头,感受着迎面而来的清风,体现出与自然的和谐。
  3. 龙驾金乌啼海北:日出之时,金乌升起,象征着希望与生机。
  4. 鲸吹璧月上天东:鲸鱼的喷气声与月亮的升起,象征着美好的夜晚。
  5. 愁空浊酒襟怀豁:在愁苦中,浑浊的酒却让心灵豁达,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6. 气入新诗句法雄:诗人的情感随着酒而流淌,诗句也变得豪放有力。
  7. 此意谁人能会得:感慨如此深刻的情感,谁能真正理解?
  8. 古今好个谪仙翁:自喻为谪仙,表达出对自己独特境遇的认同与自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日出与金乌、鲸鱼与月亮相提并论,形象生动。
  • 拟人:鲸鱼的吹气声仿佛在呼唤月亮,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龙驾金乌啼海北,鲸吹璧月上天东”,工整对称,增强韵律感。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绘自然与饮酒的愉悦,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以酒解愁,体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与人生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放松与解忧,寄托诗人的情感。
  • 龙驾金乌:象征太阳的升起,寓意生机与希望。
  • :象征着浩瀚的海洋,反映诗人对广阔自然的向往。
  • :象征着宁静与思考,反映诗人内心的深邃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携带什么来饮酒?

    • A. 酒壶
    • B. 茶壶
    • C. 水壶
  2. 诗中提到的“龙驾金乌”象征什么?

    • A. 月亮
    • B. 太阳
    • C. 星星
  3.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谪仙翁”,这指的是?

    • A. 一位神仙
    • B. 被贬谪的诗人
    • C. 一位隐士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描写饮酒与自然意境的结合。
  • 杜甫《登高》:反映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晚凉楼饮》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均涉及饮酒与自然的主题,但前者更侧重于对自由与超然的追求,后者则更强调孤独与自省的深刻性。

参考资料

  • 《元曲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元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