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上人游庐山》

时间: 2025-01-24 02:06:21

夙怀高世趣,固足林壑情。

欲游名山遍,遂为庐岳行。

又访远公迹,东林气象清。

瀑布秋影落,香炉晓烟生。

洗荡万古虑,薰蒸千载名。

我今滞孤宦,空羡瓶锡轻。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说上人游庐山

作者: 梅尧臣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夙怀高世趣,固足林壑情。
欲游名山遍,遂为庐岳行。
又访远公迹,东林气象清。
瀑布秋影落,香炉晓烟生。
洗荡万古虑,薰蒸千载名。
我今滞孤宦,空羡瓶锡轻。


白话文翻译:

我向来怀有高远的志趣,自然也对林壑的情致深厚。
我想游览名山遍地,因此选择了庐山。
又去探访远公的遗迹,东林一带的气象是如此清新。
秋天的瀑布影子倒映在水面,清晨的香炉烟雾袅袅升起。
洗净了万古的烦恼,熏陶了千年的声名。
如今我滞留在孤独的官职上,空自羡慕那轻盈的瓶锡。


注释:

  • 夙怀: 自古以来的心愿。
  • 高世趣: 高尚的志趣。
  • 林壑: 指山林和沟壑,象征自然景致。
  • 庐岳: 指庐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
  • 远公: 指佛教高僧,通常指“远公”禅师。
  • 香炉: 指佛教寺庙中的香炉,象征清香与宁静。
  • 滞孤宦: 意思是停留在孤独的官职上,形容身处官场而感到孤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香严,宋代著名诗人,仕途一生多有坎坷。他以其清新的诗风和对自然的深刻描绘而闻名,尤其是在描写山水方面,展现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梅尧臣游庐山之际,表达了他对高远理想的追求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他在官场的孤独与无奈。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士人多有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梅尧臣在此诗中深刻体现了这一点。


诗歌鉴赏:

《说上人游庐山》是梅尧臣对庐山之游的抒怀之作,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理想。开篇的“夙怀高世趣”道出了诗人对超凡脱俗生活的追求,这种高远的志趣正是推动他游历名山的动力。庐山不仅是他理想的寄托,也是他心灵的栖息地。

“又访远公迹,东林气象清”一句,提到远公的遗迹,显示了他对历史文化的关注,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东林的清新气息,仿佛身临其境。接下来的自然描写如“瀑布秋影落,香炉晓烟生”,通过生动的意象将自然的美丽与宁静展现出来,令人心旷神怡。

然而,诗的最后两句却回归现实,“我今滞孤宦,空羡瓶锡轻”,表达了诗人对现状的不满与对自由生活的羡慕,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使得整首诗更具深度,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夙怀高世趣,固足林壑情: 表达了诗人自古以来对高远理想的追求及对自然山林的深厚情感。
  • 欲游名山遍,遂为庐岳行: 表示他想要游历名山,因此选择庐山作为目的地。
  • 又访远公迹,东林气象清: 说明他还去探访历史上著名高僧的遗迹,感受那里的清新气息。
  • 瀑布秋影落,香炉晓烟生: 描绘了秋天瀑布的景象和晨烟缭绕的宁静,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 洗荡万古虑,薰蒸千载名: 表达了自然景色对烦恼的洗净,以及历史名声的熏陶。
  • 我今滞孤宦,空羡瓶锡轻: 最后,诗人感叹自己身处孤独的官职,渴望自由与放松。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洗荡万古虑,薰蒸千载名”,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 瀑布、香炉等意象,象征清新与宁静,构建了自然美的画面。
  • 反衬: 最后两句通过与前面的景色形成对比,突显出诗人的孤独与无奈。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在官场中的孤独与无奈,传递出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庐山: 象征理想与追求,是诗人心灵的归宿。
  • 瀑布: 代表清新与自然的洗涤,象征诗人内心的自由。
  • 香炉: 代表宁静与禅意,体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选择游览的山是哪个?

    • A. 泰山
    • B. 庐山
    • C. 华山
  2. 诗中提到的“远公”是指谁?

    • A. 另一位诗人
    • B. 佛教高僧
    • C. 政治人物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羡慕?

    • A. 自由生活
    • B. 名利
    • C. 友谊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 by 李白
  • 《望庐山瀑布》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描绘了庐山的壮丽与气势,强调自然的宏伟,而梅尧臣的《说上人游庐山》则更侧重于内心的感受与对理想的追求,两者在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出不同的情怀与视角。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宋诗鉴赏辞典》
  • 《梅尧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