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落魄》

时间: 2025-01-11 09:48:17

清秋夜寂。

圆蟾素影流空碧。

都无一点浮云隔。

河汉光微,星斗淡无色。

日精欲炼须阴魄。

更深犹望清宵立。

坎离二物都收得。

独步瀛洲,方表大丹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醉落魄
作者: 张抡 〔宋代〕

清秋夜寂。圆蟾素影流空碧。
都无一点浮云隔。河汉光微,星斗淡无色。
日精欲炼须阴魄。更深犹望清宵立。
坎离二物都收得。独步瀛洲,方表大丹力。


白话文翻译

在清冷的秋夜里,四周寂静无声,明亮的圆月如白玉般在碧空中流动。
没有一丝浮云遮挡,银河的光辉微弱,星斗也显得黯淡无光。
日精想要提炼出阴魂的力量,更深的夜晚我仍然在期盼这清朗的夜晚。
阴阳二物的奥秘我都掌握了,独自走在瀛洲,充分展现了我修炼的大丹之力。


注释

  • 清秋夜寂:清爽的秋夜十分寂静。
  • 圆蟾:指圆满的月亮,蟾蜍的意象。
  • 素影:白色的影子,形容明月的光辉。
  • 河汉:指银河。
  • 日精:太阳的光辉,象征阳光。
  • 阴魄:阴的魂魄,指月亮的灵性。
  • 坎离:指阴阳二物,坎为阴,离为阳。
  • 瀛洲:传说中的仙境,象征修道者的理想归宿。
  • 大丹:指道教炼丹术中的一种内丹,象征修行的成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抡,生于宋代,字季常,号紫阳,著名诗人及道士,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邃的哲理思考著称于世。他的诗作多涉及道教思想,常以自然为题材,表现出对宇宙和人生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醉落魄》创作于一个清秋的夜晚,诗人或许在对自然景色的感悟中,结合自身的道教修炼体验,表达了对阴阳、宇宙及人生哲理的深思。


诗歌鉴赏

《醉落魄》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意境的诗,诗人在清秋的夜晚中,借助自然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对道理的追求。开头的“清秋夜寂”,便让人感受到一种深邃的孤寂,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静止,诗人沉浸在自我思考与宇宙感知中。接下来的“圆蟾素影流空碧”,描绘了月亮清澈的光影,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清澈。

诗中提到的“河汉光微,星斗淡无色”,不仅是对夜空的描绘,更是对人生的哲学思考,暗示着在繁华与浮躁的世界中,真正的光辉往往是微弱而不易察觉的。这种对比让人反思,在喧嚣的生活中,我们是否能捕捉到那些细微而真实的美好。

诗的后半部分“独步瀛洲,方表大丹力”,则体现了诗人对道教修炼的理解与追求,展现了他在理想境界中的洒脱与自由。通过对阴阳二物的掌握,诗人不仅在字面上表达了对道教哲学的精髓理解,更是将自己融入到宇宙的流动之中,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写及哲理的深邃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生命本质的追求,体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与道教思想的融合,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清秋夜寂:描绘了一个清冷静谧的秋夜,营造了诗的氛围。
  • 圆蟾素影流空碧:月亮的光影在空中流动,体现了自然的美。
  • 都无一点浮云隔:没有云彩,象征着心境的开阔与宁静。
  • 河汉光微,星斗淡无色:银河微弱,星星黯淡,表现了对光明的渴望。
  • 日精欲炼须阴魄:提炼日精与阴魄,暗示修炼的过程。
  • 更深犹望清宵立:在更深的夜晚依然对清晰的夜空有期待。
  • 坎离二物都收得:掌握阴阳二物的奥秘,表现了诗人的修炼成就。
  • 独步瀛洲,方表大丹力:在理想的境界中独行,展现出修行后的力量与洒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圆蟾”,形象生动。
  • 对仗:如“坎离二物”,形成对称美感。
  • 意象:通过自然意象如月亮、星空,表达内心的哲思。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的赞美与对道教哲理的探索,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思考与追求,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秋:象征宁静与思考。
  • 圆蟾:代表完美与和谐。
  • 河汉:象征浩瀚的宇宙与生命的无限。
  • 阴魄:代表内心的沉静与修炼的力量。
  • 瀛洲:象征理想与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清秋夜寂”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热闹非凡
    B. 宁静深邃
    C. 悲伤苦闷
    D. 疲惫无奈

  2. “圆蟾素影流空碧”中的“圆蟾”指的是?
    A. 星星
    B. 太阳
    C. 月亮
    D. 霓虹

  3. “独步瀛洲,方表大丹力”中“瀛洲”象征什么?
    A. 家乡
    B. 仙境
    C. 学校
    D. 田地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 《秋夕》 - 白居易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同样以月亮为主题,表现思乡情感;张抡的诗更注重道教哲理的探讨。
  • 杜甫《月夜忆舍弟》:都是在月光下的思考,但杜甫更强调人际关系的情感,而张抡则追求内心的修炼与超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道教文化与自然诗歌》
  • 《古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