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岭上生来月似磨,岩前断去云如削。遥闻褐吏叩高林,应是雷公催采药。
白话文翻译:
山岭上初升的月亮像磨盘一样,岩石前的云彩像被削去一般。远远听到穿着褐色官服的官员敲打高林,应该是雷公在催促采集药材。
注释:
- 岭上生来月似磨:岭,山岭。磨,磨盘,形容月亮圆大。
- 岩前断去云如削:岩,岩石。削,削去,形容云彩形状变化。
- 遥闻褐吏叩高林:褐吏,穿着褐色官服的官员。叩,敲打。
- 应是雷公催采药:雷公,神话中的雷神。采药,采集药材。
典故解析:
- 雷公催采药:在中国神话中,雷公是掌管雷电的神,有时也与医药有关,因为雷电被认为是天地间的能量,与药材的采集和炼制有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书画亦有很高成就。此诗描绘了一幅山林夜景,通过月、云、褐吏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文同某次夜游山林时所作,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神秘现象的想象。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山林夜景,通过“月似磨”、“云如削”等形象的比喻,展现了月光的圆润和云彩的变幻。后两句通过“褐吏叩高林”和“雷公催采药”的想象,增添了神秘色彩,使整首诗既有自然美的描绘,又有神话传说的融入,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神话的独特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岭上生来月似磨”,通过比喻将月亮比作磨盘,形象地描绘了月亮的圆大和光亮。
- 第二句“岩前断去云如削”,用“削”字形容云彩的变化,展现了云彩的动态美。
- 第三句“遥闻褐吏叩高林”,通过“遥闻”和“叩”字,营造了一种远距离的听觉感受,增加了诗的神秘感。
- 第四句“应是雷公催采药”,通过神话中的雷公形象,赋予了诗歌一种超自然的色彩,使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月似磨”、“云如削”,通过具体的物体形象来比喻抽象的月光和云彩。
- 拟人:如“褐吏叩高林”,将官员的行为拟人化,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神话元素的融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神秘现象的想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神话的独特感悟。
意象分析:
- 月似磨:月亮作为自然界的光源,象征着光明和圆满。
- 云如削:云彩的变幻无常,象征着自然界的动态美和不可预测性。
- 褐吏叩高林:官员的形象,象征着人间的秩序和活动。
- 雷公催采药:雷公作为神话中的神祇,象征着超自然的力量和神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月似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什么? A. 月亮的形状 B. 月亮的光亮 C. 月亮的圆大 D. 月亮的颜色
-
“岩前断去云如削”中的“削”字形容了什么? A. 云彩的颜色 B. 云彩的形状 C. 云彩的动态 D. 云彩的质感
-
诗中提到的“褐吏”是指什么? A. 穿着褐色官服的官员 B. 山中的隐士 C. 神话中的神祇 D. 普通的农夫
-
“应是雷公催采药”中的“雷公”在中国神话中是什么角色? A. 掌管雷电的神 B. 掌管医药的神 C. 掌管农业的神 D. 掌管战争的神
答案:1. C 2. C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狩猎场景,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描绘山居的秋景,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诗词对比:
- 文同的《晚坐山亭口占》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山林夜景,但文同的诗中融入了神话元素,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自然美的描绘和隐逸生活的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文同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赏析。
- 《中国古代神话》:详细介绍了中国神话中的各种神祇和传说,有助于理解诗中的神话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