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时间: 2025-01-11 05:12:33

翠馆银罂下紫清。

内家闻说庆嘉平。

柳条萱草眼偏明。

小阁数杯成酩酊,醒来不爱佩环声。

为通幽梦到蓬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翠馆银罂下紫清。
内家闻说庆嘉平。
柳条萱草眼偏明。
小阁数杯成酩酊,
醒来不爱佩环声。
为通幽梦到蓬瀛。

白话文翻译:

在翠绿的楼阁下,银色的罂粟花旁,我饮着清酒。
家中听说节庆的日子,真是喜庆安宁。
柳条和萱草在眼前显得特别明亮。
在小阁楼上几杯酒下肚,醉得酩酊大醉,
醒来后却不再喜欢那佩环的声音。
为了追寻幽静的梦境,竟然遨游到了蓬莱仙境。

注释:

  • 翠馆:指翠绿色的楼阁。
  • 银罂:银色的罂粟花,象征美丽的饮品。
  • 嘉平:美好的平安日子。
  • 柳条:柳树的枝条,象征柔情。
  • 萱草:萱草花,象征忘忧。
  • 酩酊:形容醉得很厉害。
  • 佩环声:佩戴的饰物发出的声音。
  • 蓬瀛: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理想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史浩,字君复,号少山,宋代诗人,曾任职于地方官,擅长词和诗,作品多描绘山水风光与人情世态,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年代,诗人以清酒、自然意象表达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和逃避现实的心态。

诗歌鉴赏:

《浣溪沙》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主人公的内心活动,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逃避。开篇以“翠馆银罂下紫清”设置了一个优雅的场景,银罂下的清酒与紫色的酒杯映衬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氛围,似乎在隐喻着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接下来的“内家闻说庆嘉平”,则引入了节庆的气氛,表现出一种对平安安宁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柳条萱草”这一自然意象来表达内心的明亮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后面的“数杯成酩酊”则展示了诗人借酒浇愁的状态,醉酒的状态下,他却不再喜欢佩戴的饰物的声音,这一细节凸显了诗人对表面繁华的厌倦,反而渴望内心的宁静。

最后一句“为通幽梦到蓬瀛”,更是将整首诗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心中对理想世界的向往。蓬莱仙境象征着超脱现实的理想生活,诗人在此刻展现了他对悠闲生活的渴望,清酒和自然的结合,让他在醉意中遨游于梦境,展现出一种孤独而渴望的情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首句描绘环境,营造出清幽的氛围。
    • 第二句引入节庆,隐喻生活的美好。
    • 第三句采用自然意象,表现明媚情感。
    • 第四句表现醉酒后的恍惚与放松。
    • 第五句则表达对喧嚣的厌倦,渴望内心平静。
    • 最后一句升华了主题,体现追寻理想的情感。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翠馆银罂”与“内家闻说”。
    • 比喻:将酒与理想生活相结合,暗示生活的追求。
    • 拟人:柳条与萱草“眼偏明”,赋予自然以灵性。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厌倦现实的情感,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追求,表现出一种逃避世俗的理想追求。

意象分析:

  • 翠馆:象征雅致与宁静的环境。
  • 银罂:象征美好的饮品与欢乐的时光。
  • 柳条与萱草:象征生命的柔情与忘忧的心态。
  • 酩酊:象征醉后的微妙感受与逃避现实的方式。
  • 蓬瀛:象征理想中的生活与精神的归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翠馆”指的是什么?

    • A. 绿树
    • B. 绿楼阁
    • C. 绿草
    • D. 绿色的河流
  2. 诗人为何不再喜欢佩环声?

    • A. 因为佩环太重
    • B. 因为醉了
    • C. 因为环声太响
    • D. 因为环声太烦
  3. 蓬瀛象征着什么?

    • A. 平常生活
    • B. 理想生活
    • C. 繁华世界
    • D. 现实困境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清平乐·村居》 - 辛弃疾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诗词对比

  • 史浩的《浣溪沙》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有对自然的描写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史浩更倾向于表现内心的孤独与渴望,李清照则更关注情感的细腻与变化。

参考资料:

  • 书籍:《宋词三百首》《古典诗词鉴赏》
  • 文章:《史浩与他的诗词风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