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尧夫先生相招游夏圃》

时间: 2025-01-27 03:27:18

野迥秋光满,迳微朝露寒。

登高与行远,余力尚桓桓。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野迥秋光满,迳微朝露寒。登高与行远,余力尚桓桓。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四野空旷,阳光洒满大地,清晨的露水显得微微寒冷。登高望远,虽然体力还算充沛,但也有些疲惫。

注释:

  • 野迥:野外空旷、遥远。
  • 秋光:秋天的光景,指阳光明媚的秋季。
  • :小路,指行走的小径。
  • :细小、轻微。
  • 朝露:早晨的露水,清晨时分自然现象。
  • :表示天气变凉。
  • 登高:爬高处,寓意视野开阔。
  • 行远:走得远,意指远足或旅行。
  • 余力:剩余的力气。
  • 尚桓桓:尚且还有些余力,形容力气的微弱状态。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具体的典故,但可以理解为诗人在描写秋天的自然景色时,蕴含了“登高望远”的传统意境。这种意境自古以来在文人诗作中屡见不鲜,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人生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历史学家和诗人。他以编纂《资治通鉴》而闻名,主张儒家思想,强调政治清明和社会和谐。诗风质朴自然,注重描写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秋季,正值收获之时,诗人可能是在感受自然风光的同时,思考人生、感慨时光流逝,表达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司马光的《和尧夫先生相招游夏圃》是一首描绘秋日景色的诗,诗中展现了自然的美与人内心的感受。开篇“野迥秋光满”,以“野”字引入,传达了一种空旷、广阔的意境,给人一种开阔的感觉。而“秋光满”则进一步强调了秋天阳光的明媚,似乎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暖。接下来的“迳微朝露寒”则是描写晨露的寒冷,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同时也暗示着秋天的凉意逐渐降临,时光在流逝中带来温度的变化。

“登高与行远”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而“余力尚桓桓”则反映出一种淡淡的疲惫感,似乎在告诫我们,尽管生活中充满了美好,但也不可忽视内心的疲惫与思考。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思,给人以启发。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野迥秋光满”: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图景,强调了空旷与光明。
    2. “迳微朝露寒”:通过清晨的露水,呈现出一种微凉的感觉,暗示秋天的到来。
    3. “登高与行远”:表达了追求远大理想的精神,象征着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4. “余力尚桓桓”:反映了对生命力的珍重,虽然感到疲惫,但依然向前。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登高”与“行远”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秋光”、“朝露”等意象,营造出秋天的氛围,富有画面感。
  •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人对生命力的珍惜。

意象分析:

  • 秋光:象征着丰收与生命的成熟。
  • 朝露:代表着清晨的希望与新的开始。
  • 登高:象征着追求理想与开阔的视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野迥”是什么意思? A. 野外空旷
    B. 田野肥沃
    C. 山野崎岖

  2. “朝露寒”中的“寒”指的是什么? A. 冷
    B. 热
    C. 温暖

  3. 诗中的“余力尚桓桓”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充满活力
    B. 感到疲惫
    C. 无所畏惧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秋夕》——杜牧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同样是一首描绘秋天的诗,但杜甫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虑,而司马光则更偏重于自然之美与个人心境的融合。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司马光年谱》
  • 《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