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志十首》
时间: 2025-05-24 21:28:1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耄志十首》 - 刘克庄
京华汩没易忘归,欲去还如鸟着左米右离。
但见朝臣均佚诏,未闻御制送行诗。
执殳昔慕前驱伯,弃扇今如失宠姬。
白首渔翁空感慨,当时饯空半皋夔。
白话文翻译:
这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离别的感慨。京城的繁华让我难以忘怀,但我却渴望回归故乡,心中如同在飞翔的鸟儿,左右徘徊不定。朝臣们都已收到旨意,却没有听到皇帝为我送行的诗歌。曾经我仰慕的前驱者,如今我已感到孤独,手中的扇子如同失宠的妃子一般。白发渔翁也只能感叹,昔日的送别已成空。
注释:
- 京华:指京城,特指长安或汴京。
- 汩没:犹如沉没,形容京城的繁华使人沉迷。
- 佚诏:指皇帝的诏令已发出。
- 执殳:持有武器,这里指诗人追随的前辈。
- 弃扇:扇子在古代常用作象征,失去宠爱。
- 白首渔翁:年老的渔夫,象征着对往昔的怀念。
典故解析:
- 前驱伯:可能指的是历史上某位杰出的人物,诗人曾仰慕的先辈。
- 饯行:古代送别的礼仪,表示对离去者的尊重与祝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梦得,号石泉,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及词人,擅长诗词,作品多关注人生理想与政治理想,风格严谨,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耄志十首》是刘克庄在晚年时期创作的诗篇,反映了他对往昔的回忆与对故乡的思念,背景可能是他在京城生活多年后,心中对故土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从离别的角度出发,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回忆与对政治生活的失落感。诗中的意象丰富,表现出一种对过往荣华的思念和对现状的无奈。开头两句以鸟的形象比喻自己的心境,生动地传达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之后提到朝臣和皇帝的诏令,隐喻了自己在官场中的孤独与被忽视,体现了对权力游戏的失望。最后以渔翁的感慨收尾,既表达了年华的无情,也呼应了对人生意义的深思。整首诗在情感上层次分明,既有个人的情感流露,又不乏对社会环境的反思,显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积淀与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京华汩没易忘归:京城的繁华让我沉迷,难以忘却归乡之情。
- 欲去还如鸟着左米右离:想要离去却如同鸟儿在空中徘徊,心中挣扎。
- 但见朝臣均佚诏:只看到朝臣们都收到皇帝的旨意。
- 未闻御制送行诗:却未听到皇帝为我写的送行诗。
- 执殳昔慕前驱伯:曾经我追随的前辈,如今我手中握着武器。
- 弃扇今如失宠姬:如今手中的扇子就像失宠的妃子,感到孤独。
- 白首渔翁空感慨:年老的渔夫空自感叹。
- 当时饯空半皋夔:那时的送别情景已成空。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心境比作鸟,形象生动。
- 对仗: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扇子、渔翁均在诗中象征了失落与怀旧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官场的失落以及对人生的深刻反思。诗人在离别的感慨中,揭示了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传递出一种孤独与无奈的情感,透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情批判。
意象分析:
- 京华:象征繁华与喧嚣,代表着诗人对往日生活的留恋。
- 鸟:象征自由与渴望,表现出离别时的挣扎。
- 白首渔翁: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对过往的感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京华”指的是哪个城市? a) 长安
b) 汴京
c) 杭州
d) 南京 -
诗人对朝臣的态度是怎样的? a) 称赞
b) 失望
c) 崇拜
d) 忽视 -
“执殳昔慕前驱伯”中“执殳”指的是什么? a) 武器
b) 扇子
c) 书本
d) 辵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 - 屈原
- 《登高》 - 杜甫
- 《春望》 - 杜甫
诗词对比:
可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李白的作品多表现豪情与洒脱,而刘克庄则更多体现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