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雪夜寄卢纶兼呈秘书元丞》

时间: 2025-02-04 16:59:13

闻君随谢朓,春夜宿前川。

看竹云垂地,寻僧月满田。

熊寒方入树,鱼乐稍离船。

独夜羁愁客,惟知惜故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早春雪夜寄卢纶兼呈秘书元丞
作者: 李端 〔唐代〕

闻君随谢朓,春夜宿前川。
看竹云垂地,寻僧月满田。
熊寒方入树,鱼乐稍离船。
独夜羁愁客,惟知惜故年。

白话文翻译:

听闻你随同谢朓,春夜在前川宿营。
看竹子如云垂地,寻找僧人月光洒满田野。
熊寒正藏入树中,鱼儿渐渐远离船边。
独自一人在夜里愁苦,唯有对往年情感依依不舍。

注释:

  • 闻君:听说你。
  • 谢朓:谢朓是南朝的诗人,诗风清新。
  • 春夜:春天的夜晚,暗示温暖的季节。
  • 宿前川:在前川河边过夜,体现自然环境。
  • 看竹云垂地:竹子像云一样低垂,形容竹林的景象。
  • 寻僧:寻找僧人,可能暗指寻求内心的宁静。
  • 月满田:月光洒在田野上,营造宁静的氛围。
  • 熊寒:熊在寒冷中,暗示冬天的余寒。
  • 鱼乐:鱼儿在水中游戏,象征生命的自由。
  • 羁愁客:被羁绊的愁苦旅人,表达孤独与思乡之情。
  • 惜故年: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与珍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端,唐代诗人,以五言绝句和律诗著称,作品多以描绘自然、抒发情感为主,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早春的雪夜,表达了诗人在春天即将来临时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诗人在此时寄托了对友人的思念,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情感的复杂纠结。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早春雪夜的宁静与诗人内心的愁苦。开篇提到的“闻君随谢朓”,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友谊的温暖,诗人通过对谢朓的提及,表现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往昔岁月的怀念。诗中“看竹云垂地,寻僧月满田”的描写,营造了一个清幽的夜晚,竹子的低垂与月光的洒落相辅相成,形成了一个静谧的意境,让人感受到春夜的柔和。

进入后半部分,诗人通过“熊寒方入树,鱼乐稍离船”的描绘,暗示了冬天的寒意还未完全消散,而鱼儿的离去则象征着生命的流逝与变化。最后一句“独夜羁愁客,惟知惜故年”更是将诗人的孤独与对过往的眷念表现得淋漓尽致,情感真挚而深沉。

整首诗结构紧凑,意象丰富,充分展示了李端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事的深刻感悟,传达出一种孤独与思念交织的情感,令人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闻君随谢朓:听说你与谢朓同行,表达对友人的关心。
  2. 春夜宿前川:在春夜的前川河边过夜,暗示诗人的孤独。
  3. 看竹云垂地:描绘自然景象,营造出春天的氛围。
  4. 寻僧月满田:寻找内心的宁静,表达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5. 熊寒方入树:寒意未消,暗示冬天的余寒。
  6. 鱼乐稍离船:鱼儿的离去象征生命的流逝。
  7. 独夜羁愁客:独自一人,感受到孤独的愁苦。
  8. 惟知惜故年:对往年时光的珍惜,抒发思乡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竹云垂地”将竹子比作云,形象生动。
  • 拟人:鱼儿的“乐”与“离”,赋予了生命的情感色彩。
  • 对仗:开头与结尾的对比,形成情感的呼应。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孤独、思乡与对友人的思念,表现了人在自然环境中的情感反应,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过去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雪夜:象征寒冷与孤独。
  • :代表清幽与宁静,常与高雅相联系。
  • :象征光明与思念。
  • :象征冬天的寒冷与生命的坚韧。
  • :象征自由与生命的流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熊寒”指的是什么季节的感觉?
    A. 春天
    B. 夏天
    C. 冬天
    D. 秋天

  2. “惟知惜故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期盼未来
    B. 忧伤与怀念
    C. 快乐与欢笑
    D. 愤怒与孤独

  3. 诗中提到的“月满田”主要用来营造什么样的氛围?
    A. 热闹
    B. 宁静
    C. 紧张
    D. 悲伤

答案:1.C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杜甫《春夜喜雨》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与李端的《早春雪夜寄卢纶兼呈秘书元丞》都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李白更偏向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李端则在自然描写中渗透思乡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李端诗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