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相攻本出忿与疑,能不终讼固已奇。
讼端可窒君试思,岁时邻里相谐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争斗通常源于愤怒和怀疑,能够不继续争讼已是难得的奇事。若能停下争执,试着反思,邻里之间在岁月的流逝中本应和睦相处、欢声笑语。
注释:
- 相攻:相互争斗。
- 忿:愤怒。
- 疑:怀疑。
- 终讼:最终争讼、争执。
- 讼端:争讼的起因。
- 窒:阻止、停止。
- 谐嬉:和谐相处、嬉戏玩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晚号渔隐,南宋著名诗人、历史学家和政治家。他的一生经历了国家的沦陷与民族的屈辱,他的诗作风格豪放、清新,常以爱国情怀和对社会的深刻思考为主题。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社会矛盾激化,邻里之间的关系常因误解而产生争执。陆游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和睦相处的渴望,反映了一种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陆游的《论邻人》是一首饱含哲理的诗作,他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人际关系的思考。诗的前两句揭示了争斗的根源,即愤怒和怀疑。陆游敏锐地洞察到,当这些负面情绪在邻里之间滋生时,彼此的误解与冲突便会不断加剧。接着,他提出一个反思的视角:如果能够停止争斗,试着去思考争讼的缘由,或许能找到一条和谐的道路。最后,诗中提到的“岁时邻里相谐嬉”,则传达出对和谐邻里关系的向往与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人性弱点的深刻洞察,又有对美好人际关系的渴望。陆游通过这首诗提醒人们在生活中要多一些包容与理解,少一些无谓的争执,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相攻本出忿与疑:指争斗的根本原因是愤怒和怀疑。
- 能不终讼固已奇:能够不继续争吵,实属难得。
- 讼端可窒君试思:争讼的起因可以被阻止,试着去思考。
- 岁时邻里相谐嬉:在岁月中,邻里之间应该和谐相处,欢声笑语。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忿与疑”与“终讼奇”相对,增强了表达的力度。
- 反问: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导读者思考,增加诗的深度。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邻里关系展开,强调了和谐共处的重要性,呼唤人们反思愤怒与怀疑的后果,倡导理解与包容。
意象分析:
- 忿与疑:象征着人际关系中的负面情绪,暗示了冲突的根源。
- 和谐:代表着理想的人际关系状态,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A. 爱国
B. 人际关系
C. 自然景色
D. 个人情感 -
诗中提到“岁时邻里相谐嬉”表达了什么情感? A. 争斗
B. 伤感
C. 和谐
D. 孤独 -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陆游
D. 王维
答案:
- B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家人和谐的渴望。
- 白居易的《琵琶行》,描绘了人际关系的复杂与温情。
诗词对比:
- 陆游的《论邻人》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两首诗都涉及人际关系,但前者更侧重于日常生活的和谐,而后者则体现了离别时的情感与关怀。
参考资料:
- 《陆游全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研究》